隨著網購時代的到來,我國物流行業蓬勃發展,2013年前三個季度中,物流包裝行業贏利額較于2012年同期增長了38%。然而包裝行業在借助巨大商機騰飛的時候,一方面要繼續加快促進產業及技術升級,以滿足市場需要,另一方面更應冷靜下來,思考一下物流包裝如何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發展環保經濟。
據《人民日報》報道,“雙11”走了,快遞來了。有人說,這幾天人們“不是在拆包裹,就是在等著拆包裹”。數據顯示,僅“雙11”當天,天貓等電商產生的訂單快遞包裹就有1.8億件左右。近兩年,我國收發快遞總件數每年都在48億件左右,如果按照每件快遞使用1米長的膠帶計算,我國快遞業每年用掉的PVC(聚氯乙烯)透明膠帶足以沿赤道繞地球近120圈,它們埋在土里100年都不會降解。如此,一次網絡購物盛宴,也是一次對環境資源的重度摧殘。
國務院辦公廳早在2009年就曾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工作的通知》,針對商品包裝提倡簡潔、倡導環保,并鼓勵廣大群眾對過度包裝商品進行舉報,要求相關部門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
相關部門應盡快針對快遞行業制定詳細的運輸包裝環保標準,并明確規定包裝中使用各種非降解材料的數量標準,倡導群眾監督。從根本上明確包裝規范,從而減少過度包裝,讓快遞包裝加入低碳綠色環保的行列。
據中國商業電訊,快遞公司隊伍的不斷壯大刺激了包裝市場對特殊膠帶等包裝材料的需求。包裝行業應該看到這種市場需求并注重膠帶的技術產品研發。
特殊膠帶具有防水、防潮等特性,在貨物流通過程中能夠對所包裝的物品進行很好的保護,而且特殊膠帶韌性較好,不像全紙類包裝袋那樣易破,也不像玻璃包裝基材那樣易碎,使用起來也十分方便快捷。尤其是快遞物流公司,他們每天需要包裝的物品多是小物件商品,如果采用其他包裝基材的話,既增加了包裝工作量,又會增加成本,簡單方便、經濟實惠的特殊膠帶不僅操作簡單、經濟成本低,而且還能夠很好地對商品進行保護,自然成為物流公司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