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訪發現,中央“賀卡禁令”下發后,威海市一些企事業單位紛紛取消印制賀卡、年歷的打算。賀卡、年歷印制業務全面“退燒”,不再印制賀卡的企事業單位省錢又省心,印刷企業則被逼轉向民營企業開發客戶。
印刷企業遭遇零業務量
往年11月中旬開始,印刷企業就已開始忙著印制大量的賀卡、年歷,今年,隨著“賀卡禁令”的下發,我市印刷企業的賀卡、年歷生意驟然冷了下來。
據恒大彩印的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往年曾給一些單位印制賀卡和年歷,今年還沒有接到訂單。
市區源點印刷公司負責人高先生表示,禁令出臺前,他們接到了總價值12.2萬元的3個訂單,“但禁令一出,他們定單就退了。到目前,賀卡、年歷的訂單還是零。”高先生說,“我們會多發展別的業務,來彌補這方面的損失。”
據市區某大型彩印公司的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公司印制賀卡、年歷的訂單金額,每年都在150萬元以上,客戶主要是禁令范圍內的單位。今年,公款印制賀卡的訂單一單都沒有,他們業務主要面向民營企業開展。“能接60萬元的訂單就已經算不錯了。”這名負責人說。
企事業單位省錢又省心
往年,金融機構和電信企業每年都會印制大量賀卡、年歷,今年,這一現象基本不見了。
“去年,我們單位印制年歷花了4萬元,大部分都分給市區的客戶了。”某銀行威海分行一位負責人說,今年的“賀卡禁令”下發后,總部立即下發通知,要求不再印制年歷,而是為客戶兌換一些禮品。
市區某通信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小劉告訴記者,去年,他們共印制了2.5萬份賀卡和年歷贈送給客戶,今年這項計劃取消了。“今年春節是否回饋客戶、以什么樣的方式回饋,還沒有計劃。”小劉說。
今年,我市一些單位紛紛取消印制賀卡,很多人表示,這樣既省錢又省心。
高區畢家疃小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往年元旦前,學校都會印制1000張左右的賀卡。“今年,我們不再這么做,能省下一些資金。”該負責人說,借此機會,學校會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賀卡,也算是一種教學實踐方式。
“往年都要給友好單位郵寄賀卡,今年算是解脫了,不用再跑印刷廠聯系,也不用換著花樣寫祝福語了。”某鎮政府辦公室一位負責人說。
賀卡年歷銷售遇冷
18日,記者在市區小商品批發市場的一些辦公用品店內看到,貨架上擺放著很多賀卡和年歷,但問津者寥寥。“今年生意比以前差太多了,到現在也沒賣出去幾本。”店主宋女士說,往年10月底就進入賀卡、年歷的預定和銷售旺季,今年到現在,一個預定的都沒有。
據蘭花辦公用品負責人許勤文介紹,往年他們都會印制一些賀卡和年歷,今年則只印制了一些賀年卡,主要是面向學生銷售。
“去年這個時候,我們這里的年歷和賀卡生意還行,今年不行了。因為買的少,進貨也少了。”高區文化中路一家文具店的老板李先生說。
送祝福方式悄然生變
“賀卡禁令”一出,不少市民拍手叫好的同時,也為如何送祝福提出了各自的建議。
記者采訪發現,郵寄賀卡是為了表達對朋友的祝福。殊不知,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送祝福的方式也在悄悄發生改變,送賀卡的方式好像過時了,微信、微博、網絡視頻等方式成為很多市民表達祝福的新平臺。
“過節日,以前通過發短信或打電話送祝福比較普遍,現在用微信更方便快捷,也不用花錢。”網友“多多”說。一些網友表示,微信送祝福還可以發送語音和照片,形式新穎又活潑。
市民小馬表示,郵寄賀年卡,要跑郵局,要花錢,有時還擔心寫的地址不對、對方收不到,“這種方式早就落伍了。”
市民張先生說,他會考慮使用電子郵件發送電子賀卡送祝福。“電子郵件現在有不少賀卡模板,創意很好,基本上是免費的,在如今的網絡社會,電子賀卡比紙質賀卡更便利。”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