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幾年,隨著進軍藥包領域的企業越來越多,過去“北有環球、中有天一、南有九星”的三足鼎立局面已經被打破。有的企業業務形態比較混雜,既做藥包也做其他業務,當然也有一些企業是專做藥包的。
由于藥包行業缺乏直接有效的信息匯集和溝通渠道,因此很難得到準確的一手數據。據了解,濟南、天津等地是藥包企業相對比較集中的區域,競爭比較激烈。這一方面表現在產品質量上。低檔的藥品紙盒用的是灰板紙,有的甚至還是手包盒,藥包企業提供的產品質量可能都差不多,價格競爭就會更激烈。
在高檔藥包領域,不同企業的產品質量存在較大的差異,以機包盒為例,過機通過率和過機速度是判斷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那些設備好、技術強的藥包企業無疑擁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激烈的競爭還表現在服務水平上。
現在許多商業印刷、出版印刷企業開始轉型做藥包,主要是由于藥包行業的門檻比較低。相比而言,煙包行業的壟斷性強、不好進入,食品包裝在安全方面有特殊要求,化妝品包裝在量上又受限。這樣一比較,雖然藥包行業的產能也趨于過剩,藥包企業也覺得這塊蛋糕不會永遠鮮美,但那些轉型過來的企業可能覺得還是要比商務印刷的日子好過。
一方面,醫療保障體系覆蓋率的提升使就醫的患者多了,藥品銷量肯定也會隨之上升,醫保報銷標準的提高也促進了藥品銷售。但另一方面,國家正在逐步取消“以藥養醫”政策。“以藥養醫”應該講是一個害人的政策,在這種政策的影響下,藥品被當作商品進行買賣,關系到很多環節的商業利益。
目前,我們使用的藥品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抗生素類藥物,現在國家嚴格控制使用抗生素,勢必會導致這類藥品的銷量降低。市場需求決定醫藥行業的產量,而市場需求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政策。隨著政策限制的加深和深度改革的到位,醫藥行業的發展速度肯定要降下來,藥包行業的發展速度也勢必會隨之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