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小批量、個性化
小批量實則是一種常規訂單的特殊形式,反映出十年間印刷行業從“少批多量”到“多批少量”的轉變,這背后體現了品牌客戶對終端用戶個性化需求的重視。
回溯至2010年前后,消費電子行業的訂單便開始呈現出小批量的趨勢。隨著電商平臺及品牌的崛起,新興品牌為提升品牌傳播力,需要專屬的印刷和包裝服務,這自然推動了小批量訂單數量的增加。
此外,95后年輕群體,作為強調品牌因素的消費群體,即使訂單量不大,也愿意為品牌定制個性化包裝或營銷用品,使得訂單的個性化趨勢愈發明顯。
深圳云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裕同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初期便進行了大量關于如何挖掘個性化需求及探索個性化定制市場的嘗試。這些嘗試包括紡織品定制、手機殼定制等,但發現不同年代的用戶和消費者對商品定制的理解程度和需求程度存在差異。
就目前而言,C端消費者的個性化定制仍屬于小眾市場,尚未成為主流需求。
然而,淘寶和拼多多等平臺在定制化領域擁有巨大的流量基礎和配套資源,雖定制體驗有待提升,但依然吸引了許多同行企業成為其商家或供應鏈企業。
選擇合理的生產模式
當前,業內關于小批量和個性化的討論主要聚焦在商業印刷領域的訂單情況,多來自商務或數字印刷領域的從業者。對于大多數包裝企業而言,大小訂單并存是常態,只是二者的占比關系在逐年變化。
小批量訂單并非新市場、新大陸,面對這一趨勢,不同類型的企業基于自身的設備情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這些措施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制造基因和客戶基礎。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完成小批量訂單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在數字印刷剛進入行業視線時,人們會對比傳統印刷機的起印量和數字印刷的開機成本。但近年來,這種對比逐漸變得模糊,數字印刷在某些領域變得更加可行,更貼近訂單需求?,F在,人們更加理性地看待數字印刷,不僅考慮訂單量級,還包括設備操作的便捷性、機長培養的難易程度以及交付的靈活性和時間成本。
當前,在商業和廣告印刷領域,數字印刷設備的占比逐漸增加,但仍未達到完全顛覆傳統印刷的狀態。在包裝印刷領域,數字印刷更多是一種補充或細分賽道的選擇。
裕同云創在滿足B端客戶的個性化印刷需求方面,采用了數字印刷與傳統印刷協同的方式,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匹配,并注重多種技術手段的應用。在純個性化印刷領域,軟硬件的結合是關鍵。需要注意的是,硬件設備與軟件應充分結合,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多項需求。數字印刷設備操作人員的培養及生產管理更加便捷,這客觀上降低了管理難度和人力成本,減少了因人員波動帶來的品質風險和管理風險。
盡管數字印刷在某些方面具有優勢,但片面強調數字印刷解決一切的觀點并不全面。從實戰角度看,對于規模型企業來說,選擇膠印、數字印刷甚至是柔版印刷混合運營也是一種有效的應對之道。
未來發展趨勢
個性化定制訂單的爆發并非偶然,它基于消費者日益增強的自我意識和審美能力。然而,滿足小群體需求才是個性化的主流形式,而真正的市場是品類的個性化。
品牌客戶為降低市場風險,需根據群體特征進一步細分需求,將單一產品轉變為更多種類。傳統企業面對小批量訂單的趨勢變化及數字印刷的興起,需考慮如何更好地引導傳統客戶接受新趨勢。傳統膠印設備和生產方式并非不能應對當前趨勢,但實際上很多小批量訂單仍是在常規傳統模式下生產出來的。但這也意味著,許多小批量訂單并未完全滿足客戶的交付要求,可能是被動地接受現實。
當前,小批量訂單已經是常態化,這也是值得利用的市場機會。具有一定規模的傳統企業也需要考慮這種趨勢變化,以及如何更好地引導傳統客戶接受數字印刷。傳統企業的膠印設備和生產方式并非不能應對現在的趨勢,我認為市場中的一大半小批量訂單都是在常規傳統模式下生產出來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也意味著很多小批量訂單并不是在客戶完全滿意的情況下實現交付,可能只是被動地接受現實。
在真實的生活和印刷包裝圈中,細微的變化不斷發生,但當我們回望過去,會發現行業已經發生了許多不可逆的趨勢轉變。對于個體經營者而言,更重要的是關注當下能做些什么,如何讓企業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并取得更好的發展。對于印刷包裝的中小型企業來說,關注大趨勢不如關注客戶在哪里。根據真實的需求和業務情況、訂單情況配置好軟硬件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