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濟南印刷四廠力摘困難帽 爭當領頭雁

        發布日期:2013-10-31  來源:必勝網  作者:ahprint  瀏覽次數:1816
        核心提示:8年后的今天,市屬困難國企幫扶解困和改革發展協調組的進駐,讓這家有著50多年歷史的老企業沸騰了?!坝辛耸欣锏闹С?,我們有信心在明年年底前把企業的問題解決好,讓職工基本滿意?!?/div>
        聽不到機器的轟鳴,也看不到工人的身影,40多畝的廠區里雜草瘋長到半米多高,濟南印刷四廠的生產廠區荒廢已8年之久。在生產車間銹跡斑駁的大門上,“濟南印刷四廠”六個大字只剩下“濟南”依稀能辨,提醒人們這里也有輝煌的過去。

            8年后的今天,市屬困難國企幫扶解困和改革發展協調組的進駐,讓這家有著50多年歷史的老企業沸騰了。“有了市里的支持,我們有信心在明年年底前把企業的問題解決好,讓職工基本滿意。”濟南印刷四廠廠長褚興廣表示,該廠有望在明年摘下“困難企業”的帽子,成為改革脫困的“領頭雁”。

            記者直擊

            幾千平方米車間僅幾個人在干活

            10月27日,筆者驅車前往印刷四廠的生產廠區,沿著104國道一路北上,道路旁酒店、工廠林立,一片繁華景象。在道路東側,零點物流港的一塊大招牌引人注目。在這塊招牌東邊的不遠處,印刷四廠老廠區顯得格外安靜。

            推開印刷四廠的大門,一條水泥路把廠區一分為二,一邊是瘋長的野草,足有半米多高,一邊則是停工已久的工廠車間。“可惜,實在太可惜了。”印刷四廠前生產科科長劉建國指著道路旁工廠車間連聲說。劉科長介紹說,這個廠區從2001年開始投入使用,原本想作為印刷四廠的主要生產區,然而投入大量資金后,僅僅開工兩年就因運轉困難不得不處于半停工狀態,到2006年工廠徹底停工,如今已有8年之久。“幾千平方米的生產車間,當年廠里紅火的時候都不夠用,連走廊都被用來辦公,如今只剩下二樓瓷用花紙車間還有幾個工人干點零活,但也是時斷時續。”劉建國說。

            艱難現狀

            職工生活費基本靠廠長借錢

            盡管離春節還有幾個月,但為了廠里在冊的243名職工,印刷四廠的廠長褚興廣又要準備向朋友借錢了。

            2005年,當52歲的褚興廣來到印刷四廠時,接手的印刷四廠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工廠停產,企業資產全部被法院查封,債主輪流登門要錢,工人工資拖欠長達二三十個月,大批工人衣食無著被迫上訪。“當時實在太難了,工資30多個月都發不下來,雪上加霜的是,從1998年開始企業就交不上五險,沒有醫保,職工看病都沒錢。”老職工姚錫祿說。“當時我調查了下,企業的產品收入還抵不上紙張的成本,開工完全是賠錢,只能停工,面對企業衣食無著的700多名職工,我能想到的就是向朋友借錢。”褚興廣說??恐遗d廣從朋友那里借來的錢,以及企業出租少量房產獲得的租金,廠子得以維持至今。“褚廠長來了后,企業雖然還是很困難,但起碼醫保一直保證按時交納,下崗職工也能按月領到生活費,特困職工還能得到及時救助,”姚錫祿說,“企業到現在還欠著內外債務達9000多萬元,這些都是當年的老債,不改革重組無法解決。”

            曾經輝煌

            “以小吃大”合并瓷用花紙廠

            如此落魄的印刷四廠曾經也有過輝煌。

            1958年成立的印刷四廠是個有著55年歷史的老企業。在印刷四廠的老職工看來,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印刷四廠的效益還比較不錯,“工資加上加班費,一個月能有500多塊錢。”1990年代進廠工作的老職工楊玲說。楊玲告訴記者,計劃經濟年代印刷四廠是濟南比較大的印刷企業之一。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左右是印刷四廠最紅火的時候,由于企業業務過硬,像山東廣播電視報、中小學課本和風靡全國的《知音》、《女友》、《駕駛天地》等雜志都在該廠印制。“別看印刷四廠現在不行,我們也曾創下過以小吃大的商業奇跡。”褚興廣介紹,2002年左右,印刷四廠曾貸款上千萬元收購了比自己規模大好多倍的濟南瓷用花紙廠。但這樣的好日子沒持續多久。合并后,瓷用花紙廠的資產并沒有轉化為企業發展的資本,反而由于增加了大量員工導致虧損,最終只能賣掉瓷用花紙廠的資產償債。印刷四廠也因此走上了下坡路。

            企業心聲

            在脫困方面有信心走在前列

            “由于全廠停工,這幾年企業基本上已沒有收入來源,加上常年累積的債務和訴訟太多,要解決職工的問題,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改制重組。”褚興廣說。為此,2010年印刷四廠向國資委提交《關于濟南印刷四廠整體重組集體產權轉讓的請示》,尋求到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作為戰略重組伙伴,試圖借助重組方的優勢使企業擺脫困境,請示當年就得到批復。然而,受困于企業土地證過戶手續問題,重組遲遲無法推進。

            市環保局協調組的到來讓印刷廠看到了希望,更令職工們高興的是,長期停滯的企業重組有了進展。“下個星期評估審計組就會進廠,對企業資產狀況進行評估,職工們都說,要是協調組早點來就好了。”褚興廣笑著說,協調組來這兩星期,不停地幫企業聯系有關部門跑手續,確實幫了大忙,“我們現在最大的希望是能快點推進”。對于企業的未來,褚興廣信心滿滿:“我們有信心在脫困方面走在全市困難企業的前列,明年年內完成重組改制事宜,把企業職工的問題解決好,讓職工基本滿意。”

            合并是柄“雙刃劍”

            和不少困難國企一樣,印刷四廠的衰落也很突然。“企業在合并之前還是挺不錯的,工人待遇也都挺好,但一合并后就不行了。”記者采訪時不少老職工都提起了印刷四廠和瓷用花紙廠的合并,認為合并是導致印刷四廠走上下坡路的原因。

            一個200多人的小廠合并一個資產、規模大得多的大廠,放到現在,都是一個極具風險的事情,更不用說10年前對于兼并重組并不是非常熟悉的老國企。濟南印刷四廠合并失敗,除了合并后未能充分利用瓷用花紙廠的資源外,本身的實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在合并后不但沒能借力發展,反而拖垮了企業,這樣的教訓值得深思。

            困難企業檔案

            曾印刷《知音》等著名雜志

            1958年,濟南印刷四廠成立。計劃經濟年代印刷四廠是濟南比較大的印刷企業之一,主要承擔各類報紙雜志和課本的印刷任務。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左右是印刷四廠最紅火的時候,由于企業業務過硬,像山東廣播電視報、中小學課本和風靡全國的《知音》、《女友》等雜志都在該廠印制。2002年左右,印刷四廠合并了規模大得多的濟南瓷用花紙廠,由于未能充分利用瓷用花紙廠資源實現發展,企業出現虧損,從2006年被迫停產至今。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