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稷夏智庫受權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指標體系編制發布了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等榜單。12月14日,稷夏智庫又發布了2023年全國制造業百強縣(市)榜單。
研究表明,全國制造業百強縣市制造功能強大。2022年,全國制造業百強縣(市)GDP總和達12.08萬億元,占全國比重為9.98%,比上年提高0.14個百分點;而規模以上制造業總產值之和達17.00萬億元,占全國比重達到12.33%,比上年提高0.7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制造業產值總體增速達到8.20%,也高于全國的5.90%。此外,全國制造業百強縣(市)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到3.1%,萬人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7.6件,均遠高于全國水平。
研究結果顯示,2023年全國制造業百強縣(市)前10位分別是昆山市、張家港市、瓦房店市、太倉市、常熟市、江陰市、仁懷市、長沙縣、宜興市和慈溪市。其中,瓦房店市同時也是遼寧省唯一入圍制造業百強的縣(市)。稷夏智庫全國縣域經濟制造業競爭力指數表明,2023年全國制造業百強縣市分布16省份,江蘇共占22席,數目最多;其次是浙江,占有18席;山東和河南制造業縣(市)數目也較多,分別達到15席和10席;福建和湖北均有8席;湖南占5席,安徽占4席,河北占3席,廣東、貴州、江西、遼寧、寧夏、陜西和四川分別只占有1席。
全國制造業百強縣(市)競爭力評價體系共包括5個一級指標和10個二級指標。一級指標分別是發展基礎指數、增長動能指數、產業規模指數、企業效率指數和創新能力指數;二級指標分別是GDP規模、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規模以上制造業產值增速、工業項目投資增速、規模以上制造業產值、規模以上制造業從業人員數、規模以上制造業產值利潤率、規模以上人均產值、萬人發明專利授權量、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數占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