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針對茶葉過度包裝問題,浙江從緊盯流通環節,到督促電商平臺加強合規性審核,再到數字化監管,打造茶葉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模式。
在茶產品的實際銷售過程中,很多商家為了“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往往會在茶葉包裝上“動腦筋”,由此產生的過度包裝問題成為一種常態。中國消費者協會于今年3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超八成消費者反對過度包裝。
浙江自今年4月起已在全省范圍推進茶葉過度包裝專項治理行動。截至目前,浙江省出動執法人員2.3萬人次,糾正查處過度包裝等問題548個,問題包裝發現率明顯下降。
浙江打造的茶葉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模式,緊盯流通環節,聚焦全省22個重點茶葉市場、7077家銷售企業,落實茶葉產品過度包裝進貨查驗制度,39種品牌茶、63家龍頭企業率先實現流通可控、源頭可溯、問題可查、責任可究。
針對電商平臺多、茶葉交易活躍的特點,浙江出臺《全省茶葉過度包裝網絡禁售目錄操作指引》,督促電商平臺加強平臺內經營者包裝合規性審核。
此外,依托平臺經濟數字化監管系統“浙江公平在線”,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建立了“茶葉過度包裝在線監測模型”,對天貓、京東、拼多多等30家電商平臺開展監測,覆蓋1.3萬家網店和16.3萬條商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