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恰逢七夕,2023上海書展迎來最后一個服務日。隨著《書香滿中華》樂曲的響起,上海書展的經典品牌活動“相約星期二”如約而至。晚21時,在旋律優美的音樂聲中,2023上海書展送別了最后一位讀者。而此時,浦江之濱“外灘之窗”的大屏為城市閱讀亮起,“致敬閱讀,感謝讀者”。
回顧這七天,上海書展深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讓上海書展真正成為服務全國的文化大平臺”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面向全國開放辦展,共吸引全國20多家出版集團、350余家出版社攜18萬余種精品圖書參展,主會場入場近30萬人次。其中,截至8月22日21點,作為主賓省,四川展團實現了總銷售碼洋781萬元,其中現場零售碼洋45萬元,直播帶貨碼洋736萬元。本屆書展線上線下銷售齊發力,較2019年總銷售增長41.47%,有力地激發文化消費活力,提振了全國出版發行行業信心,助推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
今年的上海書展,主要有四方面的特點:
一是高舉旗幟,進一步強化主流價值引領。書展主會場序廳及周邊展區,集中展示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著作及論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黨的二十大文件、《復興文庫》等系列主題出版物,集中展示獲評中國出版政府獎、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好書”的全國和滬版優秀出版物等,彰顯出版發行行業以書為媒,推動助力文化繁榮興盛、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使命擔當。主賓省四川展團、中國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等各參展出版集團重點展陳展銷《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紅色氣質》《民心政治:生活中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等主題出版新書好書。四川展團以“四川的東坡 世界的蘇軾”為主題布局,將三蘇文化元素作為視覺中心,融合三星堆、大熊貓等最具辨識度文化名片,開設三蘇文化、巴蜀文化、傳世典籍等專題展區,彰顯巴蜀文化的獨特魅力。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拿出近一半展區面積打造世紀國學館,以“泱泱大國 皇皇巨觀”為主題,推出“中華經典文獻世紀精品展”,讓更多中華典籍走近讀者,讓讀者近距離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本屆書展還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出版人的使命”,首次舉辦2023上海書展行業高峰論壇,共同探討出版業在新征程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的發展思路和應有作為。
二是開放辦展,進一步提升服務全國能力。在經濟社會穩步恢復的情況下,上海書展抓住時機,邀請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 強”中的中國出版集團、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中南出版傳媒集團等20家重點出版集團,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等200余家出版社,以及磨鐵、讀客文化、果麥文化等十余家優秀民營出版機構參展,有效提升了本屆書展的規模性、人流量、效益比和影響力。同時,上海海納百川的城市文化和高質量的市民讀者也是各出版機構踴躍參展的重要因素。如四川人民出版社表示,上海的城市氣質、城市基底、濃厚的閱讀氛圍和熱情的讀者,讓上海書展不但成為展示出版成果的最佳窗口,也成為各出版機構了解市場風向、讀者需求的重要信息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旗下20多個品牌集中參展,為歷年規模之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是其品牌受眾的核心區域,只有來到現場才能獲得讀者最直觀的反饋。本屆書展持續發揮輻射效應,2023上海書展三明分會場活動同期舉辦,鞏固拓展了滬明兩地文化領域對口合作渠道。
三是精選活動,進一步營造書香滿城氛圍。本屆上海書展繼續堅持“為價值搭臺,向品質致敬”定位,主會場和各區特色分會場等為讀者準備了850場高質量閱讀活動。中國出版集團第14屆讀者大會暨“書香中國”上海閱讀論壇、行進的風景——中國作家協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作品聯展等大型活動首次落地上海書展。讀者們對思南讀書會、國學七天七堂課、上海國際文學周、書香上海之夏等品牌活動熱情不減,楊志軍、畢飛宇、孫甘露、莫礪鋒、馬伯庸等大量知名作家學者與讀者面對面交流。上海市16區和臨港新片區推出各具特色的“一區一特色”特色分會場、閱讀分會場,閱讀場所從圖書館、實體書店到博物館、旅游景點、商業樓宇和民宿,閱讀和城市文旅空間充分融合。
四是優化管理,進一步提升現場服務水平。本屆上海書展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人民的展覽”“市民的閱讀嘉年華”辦展定位,根據展會實時動態,及時聽取讀者、參展商的意見建議,不斷完善和細化現場服務。全年齡段覆蓋,老年讀者和兒童讀者數量多,是上海書展的一個重要特征。重點關注“一老一小”的需求,如在了解老年群體購票困難的情況后,第一時間與相關單位分析研判、協調溝通,迅速出臺解決措施,在此前安排30家新華書店門店作為線下購票服務點的基礎上,設置多處書展現場咨詢服務點和特殊困難觀眾通道等針對性舉措。為防止大客流情況下兒童和家長走散,在小讀者入場時提供家長聯系卡。本屆書展延續歷年傳統,繼續為讀者提供快遞寄存、導覽導購、便民醫療、母嬰照料、餐飲休閑等各項服務,市區公安、消防現場駐點,場內外137名志愿者全力以赴,為讀者安全順利觀展保駕護航。書展現場咨詢服務點、志愿服務崗亭共接待讀者超15萬人次,郵政服務和包裹寄存近6000單,醫療服務近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