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造紙行業市場行情表現低迷,部分紙企利潤出現下滑。
近日,理文造紙發布公告稱,今年上半年盈利預期同比下跌大約58%。不僅如此,從山鷹國際(600567.SH)、博匯紙業(600966.SH)等多家紙企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來看,其上半年凈利潤都處于虧損狀態。
中研普華研究員袁靜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造紙行業市場需求疲軟,新增產能大規模投放,導致行業供需失衡加劇,紙品價格持續下跌,平均售價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同時,雖然主要原材料價格有所下滑,但受采購周期影響,上半年原料庫存成本仍處高位,生產成本高于去年同期,導致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紙價持續低迷
2023年上半年,市場需求疲軟,使得造紙業景氣度持續低迷,受此影響,多家紙企業績表現不佳。從多家紙企近期發布的業績預告看,上半年,其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甚至虧損。
7月14日,山鷹國際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 億元~-2.7億元;博匯紙業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76億元至-2.74億元。
“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公司主要原輔材料進口紙漿和木片成本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受整體消費市場環境影響,產成品價格的下降幅度更大。”博匯紙業方面表示。
中金公司方面認為,去年年末,市場對造紙行業成本回落、盈利彈性的預期并未如期兌現,下游需求持續偏弱,或是當前該行業難以轉勢的核心要素,紙企盈利仍處在歷史低谷。
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成本和需求雙重利空因素影響下,雙膠紙市場價格出現明顯下行。截至6月30日,雙膠紙市場價格收于5375元/噸,創年內低點。2023年上半年,國內白卡紙均價為4794元/噸,較2022年同期下跌23.26%。截至6月底,白卡紙市場價格為4180元/噸,在創出年內低點的同時,也刷新了2015年以來的低點。
紙漿作為造紙原材料影響紙廠的成本,進而影響企業的業績波動。博匯紙業、太陽紙業(002078.SZ)等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顯示,原材料占造紙的成本60%以上,部分紙種可超過80%。
袁靜美分析稱,2023年以來,紙漿期貨從年初接近7000元/噸下降至5000元/噸附近,跌幅超預期。上半年紙漿價格下跌的原因,或在于海外闊葉漿的巨大產能投放。此外,海外高利率背景下消費低迷等因素,也對上游紙漿價格形成明顯制約。
袁靜美認為,雖然主要原材料價格有所下滑,但受采購周期影響,2023年上半年原料庫存成本仍處高位,生產成本高于去年同期,導致紙企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業績有望修復
上半年,紙企凈利潤下滑的局面已現,面對頹勢,部分企業宣布漲價自救。
7月份,紙業市場迎來新一輪漲價潮。
7月中旬,華泰股份、太陽紙業、晨鳴紙業等在內的文化紙頭部企業,接連發布文化紙漲價函,調漲幅度均為200元/噸。
7月7日,博匯紙業發布公告稱,自當日起公司生產的所有卡紙類產品在目前售價基礎上上調200元/噸(含稅)。不僅如此,包括晨鳴紙業在內的多家紙企也發布漲價函,白卡紙均有提價,提價幅度為100元~200元/噸。
對于此輪紙企提價的原因,卓創資訊行業分析師孔祥芬向記者表示,首先,今年以來白卡紙價格持續下滑,6月底已跌至近5年來的低點,使得行業整體利潤處于虧損狀態,廠商借機拉漲價格調整市場。其次,華南地區白卡紙貿易商先在6月底7月初拉漲200元/噸,原紙生產企業此次也是配合市場跟漲。
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一方面,紙廠存在提價以改善盈利的訴求;另一方面,廠商通過提價以促進市場價格穩定。
博匯紙業方面表示,近期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已嚴重背離產品本身價值,為維護健康的市場秩序,更好地為客戶提供穩定的產品品質及服務,做出了此次價格調整。
“就此來看,造紙業似乎正走出低谷,一些紙種開啟了漲價態勢,如果下游復蘇進程超預期,造紙業景氣度拐點可能出現。”袁靜美告訴記者。
據袁靜美預測,2023年下半年,紙漿供強需弱的格局延續,基本面偏空,整體反彈空間預計有限。但前期跌幅已經基本反映當前的弱勢格局,后續持續大跌的空間也較有限,下半年整體維持低位振蕩走勢。
在袁靜美看來,由于紙漿價格承壓,左右造紙行業景氣度的首要因素再次從成本端轉向了需求端。上半年紙漿高位回落讓國內紙企壓力驟減,造紙板塊或迎來提價和成本下行雙重催化,業績有望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