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源介紹,石印利用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先將文稿平鋪在石版上,上面涂上脂肪性的藥墨,使原稿在石版上顯印出來,然后涂上含酸性的膠液,使字畫以外的石質略為酸化再開始印刷……這門在清末發展起來的藝術,在上世紀50年代被鉛字印刷所取代。相對于現代印刷,石印更有質感和文化韻味,“你拿放大鏡看,畫的筆鋒都能看出來,完全可以用來臨摹。”他說,石印的作品足以以假亂真,為防止有人渾水摸魚,他的石印作品上都會蓋上自己的章。
讓他遺憾的是,他發現目前在合肥會這門老手藝的好像只剩下他一個人了,“我記得在60年代時,合肥做石刻的除我以外就三個人,當時我才15歲,而其他三個人都已經四五十歲,現在應該都不在世了,一直也沒聽說還有誰會做。”而他一直在執著,“我帶著兒子在學習,這門藝術一定要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