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員工收入多少?這薪酬水平怎么樣?

        發布日期:2022-05-17  來源:網絡  瀏覽次數:658
        核心提示:最近,先后說過36家圈內上市公司和部分新三板掛牌企業2021年的業績情況。一家企業利潤高低事關投資回報和股東收益,自然受到老板們的格外關注。
           最近,先后說過36家圈內上市公司和部分新三板掛牌企業2021年的業績情況。
         
          一家企業利潤高低事關投資回報和股東收益,自然受到老板們的格外關注。
         
          本來嘛,企業存在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為老板、股東賺錢。
         
          不過,一家企業是否賺錢、能賺多少錢,不只是老板、股東的事,還與每一位員工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關。
         
          因為企業在為老板賺錢的同時,還為每一位員工提供了工作崗位、收入來源,或者說養家糊口的手段。
         
          而且,做老板、當股東可能有賺有賠,只要企業還在、還要正常運轉,員工們的工資就要按時發、不能少。
         
          那些只顧自己賺錢,無故拖欠員工工資的老板只是少數,很難長久。
         
          前面已經說過了36家圈內上市公司2021年的利潤情況,或者說它們為老板、股東賺了多少錢。
         
          今天,再來說說36家企業員工平均薪酬的情況,或者說它們為員工提供了什么樣水平的收入。
         
          需要說明的是:上市公司年報不會直接披露員工平均薪酬。
         
          三好同學在這里采用的是計算上市公司平均薪酬的慣用公式:年報中“應付職工薪酬”期末值減去期初值,再加上“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得出員工總薪酬。再用員工總薪酬除以“在職員工的數量合計”或“報告期末在職員工的數量合計”。
         
          雖然這個公式很常用,但計算出來的結果也只能作參考。原因有三:
         
          一是這里的員工總薪酬既包括了企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獎金、福利、津貼、補貼、加班費等,也包括企業為員工繳納的五險一金等,甚至還包括解除勞動合同時支付的補償金。
         
          在三好同學看來,把總薪酬叫作總員工成本似乎更合適。不過,大家都習慣用這個指標來計算平均薪酬。
         
          二是上了規模的企業很少有一整年員工數量都保持穩定的情況,尤其是人員流動性極大的印刷企業。
         
          也就是,在職員工數量是一個變動值。年報上給出的都是年末的在職員工數量。實際上一年中領過工資的員工,可能不止這么多,有退休、離職的,很正常。
         
          有人把年末在職員工數加上年初在職員工數,再除以二作為計算平均薪酬的員工數,也很難解決這一問題。
         
          三是被平均的問題。這一點在各種統計中經常被吐槽,也就是多數人通常都達不到平均數。
         
          簡單說來,其實就是:這里計算出來的平均薪酬,會比多數人的實際感受偏高。
         
          即便如此,用這種計算方式來看一下各家圈內上市公司,相對薪酬水平的高低還是有點意義的。
         
          看整體
         
          平均13.42萬,滬京津企業領先
         
          在說平均薪酬之前,先來看一下各家企業的在職員工數量。
         
          截至2021年末,36家圈內上市公司的在職員工總數為101013人。
         
          其中,裕同科技在職員工最多,達到22116人。毫無疑問,裕同是目前國內用工最多的印刷企業。當然了,這里面包括了它在東南亞工廠的部分外籍員工。
         
          合興包裝也用工過萬,在職員工為11215人。紫江企業、勁嘉股份的在職員工,分別為6899人、6540人。
         
          在職員工超過4000人的還有:美盈森、吉宏股份、奧瑞金,分別為4621人、4431人、4223人;超過3000人的還有:東風股份、盛通股份、昇興股份,分別為3790人、3332人、3283人。
         
          此外,創源股份等4家企業在職員工在2000-3000人之間,大勝達等9家企業在1000-2000人之間,翔港科技等13家企業在1000人以下。
         
          在職員工最少的愛司凱、新宏澤,分別只有215人、207人。
         
          接下來,正式說薪酬。
         
          36家企業中,2021年平均薪酬最高的是兩家印鐵制罐企業:寶鋼包裝、奧瑞金,分別為24.21萬元、24.09萬元,人均月薪酬都超過了2萬元。
         
          由界龍實業重組和更名而來的上海易連,人均薪酬為17.62萬元,位居第三;2021年上市的上海艾錄,人均薪酬為16.30萬元,位居第四。
         
          老牌上市公司紫江企業和書刊印刷龍頭盛通股份,人均薪酬分別為15.97萬元、15.84萬元,位居第五、第六。
         
          以印后設備為主打的長榮股份,人均薪酬為15.65萬元,位居第七。
         
          票據印刷龍頭東港股份、以無菌包裝材料及設備為主打的普麗盛、以彩盒為主打的翔港科技,平均薪酬為15.39萬元、15.09萬元、14.56萬元,位居第八到第十。
         
          人均薪酬前十的企業有什么特點?除了位居第八的東港股份來自山東,其余九家均來自上海、北京、天津三大直轄市。
         
          其中,總部位于上海的企業最多,共有六家:寶鋼包裝、上海易連、上海艾錄、紫江企業、普麗盛、翔港科技;總部位于北京的有兩家:奧瑞金、盛通股份;總部位于天津的有一家:長榮股份。
         
          2021年36家印刷圈上市公司人均薪酬排行
         
         
          這與三大直轄市上市公司在整個A股中,人均薪酬領跑的格局相一致。
         
          同樣來自上海的藥包企業海順新材,平均薪酬為14.51萬元,位居第11。
         
          來自安徽黃山的軟包裝龍頭永新股份,平均薪酬為14.38萬元,位居第12。
         
          工廠遍及國內外的大佬裕同科技,平均薪酬為14.01萬元,位居第13。
         
          總部位于西安,由藥包跨界進入互聯網廣告領域的環球印務,平均薪酬為13.95萬元,位居第14。
         
          總部分別位于汕頭、上海、深圳、潮州的煙包企業東風股份、順灝股份、勁嘉股份、新宏澤,平均薪酬為13.24萬元、12.83萬元、12.42萬元、12.38萬元,位居第15-18。
         
          以高利潤聞名的煙包企業,在人均薪酬方面的優勢并不明顯。當然了,2021年順灝股份、新宏澤的凈利潤,并不算高。
         
          總部位于福州的票據印刷企業鴻博股份,平均薪酬為12.16萬元;總部位于廣州的CTP設備制造企業愛司凱,平均薪酬為12.06萬元,位居第19、第20。
         
          剩下的16家企業,人均薪酬均在12萬元以下。
         
          總部位于西安的煙包企業陜西金葉、總部位于福州的印鐵制罐企業昇興股份,平均薪酬為11.98萬元、11.94萬元,位居第21、第22。
         
          總部分別位于滁州、寧波、東莞、深圳的嘉美包裝、創源股份、天元股份、美盈森,平均薪酬為11.58萬元、11.25萬元、11.19萬元、11.10萬元,位居第23-26。
         
          總部分別位于廈門、天津、安慶的合興包裝、濱海能源、集友股份,平均薪酬為10.62萬元、10.55萬元、10.07萬元,位居第27-29。
         
          其余7家企業,人均薪酬均在10萬元以下。
         
          總部分別位于杭州、滁州、廈門的大勝達、龍利得、吉宏股份,均以紙箱類產品見長,平均薪酬為9.80萬元、9.80萬元、9.61萬元,位居第30-32。
         
          總部分別位于成都、貴陽、深圳的金時科技、永吉股份、澄天偉業,平均薪酬為9.56萬元、9.55萬元、9.04萬元,位居第33-35。
         
          位于石家莊的快遞物流包裝企業方大股份,平均薪酬為6.44萬元,與其他上市公司有較大差距,排名最末。
         
          作為一個整體,36家圈內上市公司的平均薪酬為13.42萬元,每月超過了一萬元。
         
          看變化
         
          近乎全線上漲,8家漲幅超20%
         
          對大多數打工人來說,薪酬相對高低是一方面,薪酬的漲跌同樣也很重要。
         
          從整體上看,36家圈內上市2021年的員工總薪酬為135.56億元,比2020年的114.06億元增長18.85%。同時,36家企業的在職員工總數為101013人,比2020年的96803人增長4.35%。
         
          薪酬增幅高于員工數量增長,說明36家企業在職員工的平均薪酬在上漲:2020年為11.78萬元,2021年為13.42萬元,增長13.90%。
         
          三好同學看了以下,除了長榮股份的平均薪酬略有下滑:由2020年的16.53萬元降至2021年的15.65萬元,減少5.33%;其余35家企業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
         
          不過,這36家企業中,有三家平均薪酬同比增幅的可比性相對較弱。
         
          一家是上海易連,由于在實際控制人變更時進行了業務重組,旗下企業和在職員工數量與2020年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簡單對比沒有意義。
         
          另外兩家是奧瑞金、昇興股份,二者均在2021年年報中對2020年、2019年的相關財務數據進行了調整。由于扒不到更新后的2019年末應付薪酬數據,計算出的2020年人均薪酬不是很準確。
         
          如果不算這三家企業,其余33家企業2021年平均薪酬為12.88萬元,比2020年的11.32萬元增長13.76%。
         
          其中,同比增幅超過30%的有三家:東港股份、濱海能源、翔港科技,分別為38.31%、37.25%、34.57%。
         
          增幅在20%-30%之間的有五家。環球印務、嘉美包裝、方大股份,分別為29.66%、28.30%、27.10%;天元股份、紫江企業在25%以下,分別為24.99%、21.93%。
         
          這八家企業增幅都在20%以上,應該說薪酬提升的力度十分可觀。
         
          33家印刷圈上市公司人均薪酬增長情況(單位:萬元)
         
         
          龍利得、合興包裝、澄天偉業增幅較為接近,分別為18.62%、18.23%、18.10%。
         
          東風股份、美盈森的增幅在同一量級,分別為16.52%、16.07%;裕同科技、創源股份的增幅在伯仲之間,分別為14.64%、14.63%。
         
          海順新材、永吉股份、上海艾錄、大勝達的增幅在12%-13%之間,分別為12.96%、12.88%、12.86%、12.23%。
         
          吉宏股份、順灝股份、金時科技的增幅則在10%-11%之間,分別為10.87%、10.30%、10.00%。
         
          33家企業中,有22家人均薪酬的同比增幅在10%以上,剩下的11家則在10%以下。
         
          其中,普麗盛、陜西金葉、集友股份、盛通股份均超過9%,分別為9.82%、9.74%、9.15%、9.06%。
         
          愛司凱的同比增幅為8.64%,新宏澤為7.83%,鴻博股份、寶鋼包裝分別為6.91%、6.68%,永新股份、勁嘉股份均為3.09%。
         
          最后剩下的一家,就是出現小幅下滑的長榮股份。
         
          33家企業的薪酬變化幅度有什么規律?看上去似乎有些雜亂無章。
         
          不過,2020年平均薪酬相對較低的企業,增幅似乎更大一些。
         
          比如,在同比增幅前十的企業中,有六家2020年平均薪酬低于10萬元:濱海能源、嘉美包裝、方大股份、天元股份、龍利得、合興包裝,分別為7.69萬元、9.02萬元、5.07萬元、8.95萬元、8.26萬元、8.98萬元。
         
          而在同比增幅后十的企業中,僅有集友股份一家2020年平均薪酬低于10萬元,為9.23萬元。
         
          這樣的薪酬水平怎么樣?
         
          2021年,36家圈內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1158.3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71.06億元,支付的員工總薪酬135.56億元,員工薪酬在營收中的占比為11.70%,是凈利潤的1.91倍。
         
          簡單說來,36家圈內上市公司每100元的營收中,有11.70元會拿來作薪酬,企業每一元凈利潤對應1.91元的員工薪酬。
         
          這里說的是平均情況。由于產品不同,每家企業的成本結構、盈利能力差異很大,員工薪酬在營收中的占比、相對凈利潤的倍數會有一定差別。
         
          員工薪酬對企業來說,就是生產經營中的人工成本。
         
          這些年,在印刷圈包括其他一些行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員工們抱怨收入低,老板們卻感嘆人工成本越來越高。
         
          從36家圈內上市公司的情況看,人工成本走高是客觀存在的現實。
         
          問題是:這些企業員工的人均薪酬在圈內外,又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在印刷圈,多數上市公司都屬于站到了金字塔尖上的極少數,其員工薪酬自然也處于相對高位。
         
          即便如此,在36家企業中,仍有16家平均薪酬在12萬元以下,其中還有7家不足10萬元。
         
          由于這里的薪酬包括了為職工繳納的五險一金以及其他一部分非工資性支出,假如按照五險一金及其他非工資性支出占工資性支出40%的比例扣除,平均薪酬12萬元對應的應發工資額約為8.57萬元,平均薪酬10萬元對應的應發工資額約為7.14萬元,再折合成月薪,分別約為7143元、5952元。
         
          而全部36家企業的平均薪酬13.42萬元,對應的應發工資額約為9.59萬元,合月薪約為7988元。
         
          這里說的月薪,還包括了員工本人需要交納的五險一金、個人所得稅等。也就是說,真正拿到手的收入還要少一些。
         
          這就是當前印刷圈金字塔尖企業在職員工的收入水平,各位老板覺得怎么樣?
         
          只有行業內的對比,或許還不夠清晰。
         
          三好同學注意到,有財經媒體統計了2021年部分行業A股上市公司的人均薪酬水平。
         
          其中,排名最高的是銀行、非銀行金融、石油化工、公用事業、建筑裝飾,分別為37.21萬元、35.46萬元、30.28萬元、27.25萬元、27.14萬元。
         
          由于行業屬性不同,這些咱們自然沒法比。
         
          假如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參與排名,在所有列出的31個行業中,36家印刷圈上市公司13.42萬元的平均薪酬水平可以排到多少名?
         
          答案是:第26名,排在印刷圈前面的將會是電子行業,為13.62萬元;排在后面的會是輕工制造行業,為12.51萬元。
         
          很多券商視印刷為輕工制造行業的一員。這么看來,印刷圈上市公司的平均薪酬,與輕工制造行業的整體水平還是基本一致的。
         
          此外,排在印刷圈后面的還會有農林牧漁、商貿零售、環保、紡織服飾等行業。
         
          這樣一番對比,是不是就很清晰了?印刷圈上市公司的平均薪酬在各個行業的上市公司中確實處于相對低位,但與輕工制造行業的水平基本一致。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行業屬性和整體盈利能力決定的。對不對?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