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業作為基礎原材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2021年,山東造紙行業深入實施“鏈長制”工作推進機制,推動產業鏈“上延 ”“中優”“下拓”,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發展速度質量效益穩步提升,行業煥發新活力。
數據顯示,2021年,山東全省造紙和紙制品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12.6%,增速較全省工業平均水平高3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1958億元、利潤11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9%、35.2%,增速較全省工業平均水平分別高4.9個百分點、14.3個百分點;累計生產紙漿550萬噸、機制紙及紙板2473.9萬噸,均居全國第一位。
推動產業鏈向上游延伸
增強原材料保障能力
造紙企業的原材料資源獲取能力和獲取成本,是影響造紙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為破解造紙原料大量依賴進口、成本話語權長期受限的困局,山東著重從掌握源頭、拓寬渠道、內部挖潛三方面發力,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
掌握源頭,抓住最主要的木漿原料來源。引導龍頭骨干企業統籌用好國際國內林業資源,加快在林業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布局建設木漿造紙商品林基地,從源頭上掌握造紙原料,。太陽紙業在老撾建設的紙漿林已經形成5萬多公頃的種植規模,晨鳴集團在廣西、江西、湖南等地建設約有80萬畝林地,為企業保障原料供應、實現“林漿紙一體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拓寬渠道,用好農作物秸稈資源。發揮農業大省資源優勢,產學研合作大力開發生物制漿技術,突破農業秸稈綜合利用生物機械法制漿技術,拓寬造紙原料纖維來源渠道。世紀陽光實施“農紙一體化”發展戰略,充分利用麥草等農業秸稈資源,建設50萬噸生物機械漿項目,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大規模將生物技術應用于制備秸稈生物機械漿,替代進口木漿和廢紙。目前,項目一期20萬噸已經投產。
內部挖潛,提高廢紙綜合利用效能。為有效應對我國全面禁止固廢進口帶來的廢紙原料短缺沖擊,引導企業挖掘國產廢紙綜合利用潛力,提高制漿的效率和質量。華泰紙業開展國產廢紙再生紙生產關鍵技術攻關,使國產廢紙漿的纖維品質達到進口廢紙水平,解決了國內優質廢紙原料缺口問題。
育龍頭、調結構、抓創新、促轉型,
提升產業鏈中端造紙環節的現代化水平
育龍頭,培育壯大“領航型”企業。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加快發展,確定了兩家產業鏈“鏈主”企業,優選10家造紙企業進入山東省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白名單(第一批),引領帶動全行業發展。2021年,省內晨鳴集團、華泰紙業、太陽紙業、博匯集團、亞太森博(山東)、世紀陽光6家企業進入中國造紙企業20強,分別位居第1、3、4、9、14、20位;晨鳴集團、華泰紙業、太陽紙業、世紀陽光4家企業進入世界造紙75強。
調結構,提高產業附加值。在造紙行業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依托產業鏈聯盟舉辦了造紙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論壇等系列對接交流活動,組織企業參加國內知名行業展會,幫助企業準確把握市場需求變化和發展趨勢,加快調整產品結構,搶抓“限塑令”給紙包裝帶來的巨大機遇,加快研發生產可代替塑料吸管、一次性餐盒等紙品,生活用紙、特種紙及薄頁紙等高附加值產品比重明顯提升,全省白卡紙產能占到全國的40%。堅持專精特新發展,齊峰新材料是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裝飾原紙、耐磨紙和無紡壁紙原紙產銷量世界領先;世紀陽光的涂布白面??埍徽J定為單項冠軍產品。
抓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召開了造紙產業鏈技術項目人才專題對接會,推動省內造紙企業與齊魯工大、山東工業技師學院等精準對接,加快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專業人才培養;遴選出了一批創新點突出、實用性強、能夠引領造紙行業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的新技術、新成果、新模式,在全省推廣。省內數十家造紙企業與齊魯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陜西科技大學、江南大學、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等國內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2021年,全省造紙產業鏈一批重點科研項目獲得國家和省級表彰,其中“高性能木材化學漿綠色制備與高值利用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是造紙行業唯一獲獎項目。世紀陽光被認定為“中國輕工業生物機械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促轉型,加快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山東搭建了造紙企業、數字化服務商技改常態化對接平臺,加快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改造;依托“鏈主”企業,策劃舉辦了2021年中國造紙工業互聯與數字化轉型發展高峰論壇,幫助企業進一步增強數字化轉型意識,加快提升智能化發展水平。持續推動企業低碳發展,大力推廣膜過濾膜滲透、磁懸浮風機等節能新技術新設備,推進廢棄物資源化合理利用,我省造紙行業綜合能耗居全國同行業先進水平,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度綠色制造名單中,我省有3家造紙企業被認定為“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9項紙類產品被認定為“綠色設計產品”,數量均居全國同行業首位。
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
推動由造紙向下游紙制品及相關領域拓展
推動紙制品行業加快發展。受山東產業結構、消費市場容量等多重因素影響,我省紙制品行業發展相對造紙行業滯后。為此,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召開造紙行業強鏈發展座談會,專題研究推動紙制品行業加快發展。
引導省內包裝用紙生產企業發揮原紙生產優勢,向紙制品生產拓展。世紀陽光在生產原紙的基礎上,引進麗世界先進水平的柔版預印生產線,打造“集中印刷、分散成箱”生產模式,提供從造紙、創意設計、印刷、生產制造到物流配送的一站式、個性化包裝整體解決方案。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紙制品行業開啟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世紀開元智聯科技集團以C2B和S2B2C模式為主導,開發的“益好定制”印刷產業互聯網平臺,擁有40多萬在線設計師,開發出包含千萬級模板的智能設計系統,有效解決了海量紙制品訂單的設計問題,同時依托智能化、柔性化、高效率的智能印刷工廠,實現了低成本、高品質、小批量柔性化生產。2021年我省紙制品行業發展提速,全省累計生產紙制品466.4萬噸,同比增長14.1%,增速較機制紙及紙板生產高8.3個百分點。
發展生物質精煉產業。生物質精煉主要是指將植物資源中的主要成分(纖維素、木素和半纖維素)經過一定的處理,轉化成高附加值的材料、能源和化工產品等,真正將生物質材料“吃干榨凈”。生物質精煉是造紙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太陽紙業采用連續水解生產工藝,可以從溶解漿生產過程中的水解液提煉生產木糖等生物質產品;亞太森博(山東)擁有年產2萬噸的萊賽爾纖維生產線,實現了從“漿紙一體化”向“漿紙+漿纖一體化”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