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對于廢紙商們來說這場雨可謂珍貴。結合清明節前規模紙廠“不約而同”的優惠大放送,可以預見的是,在清理一波原紙庫存后,打包站老板們在短期內不用再為紙價下跌發愁了。
但另一層面,從三到四月上游組合拳,其套路之精彩、其效果之顯著,以及其背后反映的問題,卻也值得深思。
組合拳第一拳:廢紙降價,一個月
春節以來,紙價延續節前的上漲趨勢,連續幾波上漲,過早的透支了終端采購訂單——連紙箱廠都反常的儲備了庫存,可見這場漲價影響之大。
然而進入三月,透支訂單的惡果很快就顯露出來了,不管是紙板廠還是紙箱廠,其新訂單都很難帶動起原紙銷售的增量。整個三月紙廠的庫存都在以將近10個點每周的增速在積攢著庫存。
這時候,紙廠開始了第一拳,下調廢紙價格。
組合拳第二拳:成品紙降價、去庫存
紙廠和廢紙商打了這么多年的交道,彼此都有了解。
降價固然有庫存太高、紙廠積極生產的主動性不強的原因,另一方面,紙廠對打包站的庫存能力也是十分清楚:即使是降價,廢紙也得賣;就算暫時不賣,打包站有限的庫存、還有持續的資金壓力,最后這些廢紙還是得賣。
持續一個月的降價,以及各地的廢紙到貨廠情況,已經驗證了這一點。造紙廠用低位的廢紙價格獲得了充裕的原料庫存,也為第二拳做好了準備。
從4月1日起,玖龍開始了連續6天的返利優惠,而其他地區,事實上的降價行動也基本展開。頗有一次清光庫存的意味。而從整體來看,得益于前期較低價格的收廢紙,紙廠基本不會有大的損失。
組合拳第三拳?停機、廢紙漲價
這場去庫存行動據說效果顯著,玖龍所有基地均出現排隊搶紙盛況,原紙倉位迅速下降。
正常情況下,去庫存之后應該是加足馬力生產,重新補倉。而現實卻是,在一波優惠以后,龍頭紙廠卻又開始了停機的消息。
4月6日起,天津玖龍5臺紙機(生產瓦楞紙、再生紙)將停機6-20天不等;4月5日起,安徽山鷹1臺紙機(生產箱板紙)將停機6天;華南山鷹4臺紙機(生產瓦楞紙、箱板紙)將停機7-24天不等。剛好卡在優惠價格結束之后。
但另一方面,廢紙的漲價也在這時候重回上升通道,停機、廢紙漲價,紙廠的“連續拳”,無疑釋放了極大的保價誠意。
每年四月份進入傳統淡季,受制于終端需求不濟,成品紙價格下調風險很大。“一切為了保價”,只要能夠守住四、五月這個最艱難的時期,2021年一整個紙包裝行業,都將收益于此。而從3月以來紙廠的這幾套組合拳,我們已經看到了牢固的大局控制權和令人嘆服的細節操作能力。
在無外廢時代、廢紙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圍繞上游原料的爭奪和價格控制權,不管是造紙廠和上游供應商,造紙廠之間還是國產紙和進口紙,都在艱難的博弈。
但在這場博弈中,紙價的螺旋上升,可能將成為2021紙包裝行業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