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下限”承壓的當口,金融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
8月12日,國務院公布《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確保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水平。而之前一個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首次對此做出全面而系統的闡述。
金融政策不斷“輸血”實體經濟的努力,對于地方中小企業有久旱逢甘霖之感。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赴民間金融較為發達的浙江麗水等地調查發現,在中小企業更多依賴民間借貸的環境下,諸多困局仍待破解,沉疴已久的頑疾亟待療救,而管理制度上的變革或許已經迫在眉睫。
近日,在麗水這座優美的浙江南部城市,多家企業正陷入一場由企業互保聯保、高利貸引發的債務危局。
在采訪中,諸多企業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一場危機極具傳染力,并且已經進入爆發期,很可能導致他們做了幾十年的產業付之東流。
走進麗水開發區一家企業的大門,凋敝的氣氛與遠處的青山、入秋后的藍天,形成鮮明對比。
偌大的集體辦公室只有兩三個人在閑聊,格子間的桌上空空蕩蕩。
廠房里的機器了無聲音,外面空地躺著生銹的鐵管……
在香煙味濃重的房間里,七八個企業主圍坐在一起商量對策。
以前,葉永佩在麗水當地的商人中頗有名氣,有許多道光環,頭銜包括麗水市溫州總商會常務副會長等,但他最主要的職務是浙江永邦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3年6月,工廠停產歇業,并非產品和訂單的原因,主要是葉永佩幫其他企業擔保,被擔保企業破產后殃及永邦包裝,致使其資金鏈斷裂。
葉永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公司財務狀況已經發生嚴重困難,但還是想盡一切辦法籌錢,在歇業前付清了全部工人的工資。
他說,因為公司的銀行戶頭被凍結,所以公司把原材料和半成品全部賣掉,給工人支付了60多萬元的工資,電費交了十幾萬元,稅收還有水費也全部繳納。
據葉永佩描述,永邦包裝是浙江西南最大的塑料編織袋生產廠家,企業年產值9000萬元,有穩定的客戶,但目前因互保聯保牽連,官司纏身。
記者在麗水開發區經發局也證實,永邦包裝是因擔保問題而停產。在開發區,還有一些企業擔心自己會步永邦的后塵。
麗水市精美印刷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偉康就處在焦急不安中。雖然企業規模小于永邦包裝,但他表示,他也被擔保害慘了。
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說,公司純利潤能達到17%,毛利潤能達到35%,綜合費用在15%~17%左右,主要是為出口玩具的廠商做包裝盒。目前公司生意很多,但是資金缺乏,因為客戶回款需要三個月時間,原材料款不能拖欠,紙張、油墨等全部要付現金,所以只能是收一點回款做一點產品。
“生產狀況最多能維持到年底,目前產值會縮水30%~40%左右,公司現在運營資金還有一部分是從高利貸那里借來的。”陳偉康說。
其實,他的麻煩不只是生產,今年底和明年初,陳偉康還有兩筆總計過千萬元的貸款要還,因被銀行抽貸,續貸無望,如果還延續目前狀態,破產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