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擁有可回收、經濟實用、環保等優良特性,瓦楞紙箱已成為包裝行業的主要產品。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瓦楞紙箱行業起步較晚,進入門檻相對不高,存在諸多問題。
一、局部惡性競爭現象突出
從整體來看,我國瓦楞紙箱企業數量多而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不高,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重復建設的現象較嚴重,部分區域存在惡性競爭的情況。因此,行業集中度低已成為制約我國瓦楞包裝行業發展的因素之一。
二、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整體而言,我國瓦楞紙箱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夠,技術開發投入不足,研究開發力量薄弱。多數紙包裝企業自行研究的工藝技術較少,產品缺乏競爭力,僅把技術進步寄托在不斷購置和引進設備,未能解決自主研究開發的問題。整個行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方面無法形成合力,導致行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三、綜合服務能力偏低
我國瓦楞紙箱企業長期以單種產品的“生產-運輸”的傳統業務模式為主,綜合服務能力較弱,僅有少數企業實現了業務模式的外向拓展,為客戶提供多種產品的“設計-生產-倉儲-物流”的包裝一體化服務。
包裝一體化是全球包裝產業未來發展的潮流,是對傳統模式的升級服務,不僅為客戶提供包裝產品,還額外提供從設計到配送的增值服務。尚未具備包裝一體化和綜合服務能力的企業,將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
四、缺乏對原料成本的控制力
瓦楞紙箱行業因為集中度低,與集中度較高的上游造紙行業企業議價時處于劣勢,行業利潤空間容易受到擠壓。
與此同時,上游造紙行業容易受到進口廢紙、國產廢紙、宏觀政策等因素影響,價格水平往往會出現較大波動,進而傳導到瓦楞紙箱行業。如不能及時向下游終端客戶轉嫁成本壓力或無法完全地轉嫁來自上游的成本壓力,瓦楞紙箱企業的利潤空間將受到擠壓。
當然,隨著行業的發展,大型企業已經意識到類似問題,正逐步加強生產經驗積累和技術轉化,通過打造智慧工廠,加強市場競爭力。同時,部分大型企業也通過自建、收購等多種方式加強行業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個別瓦楞紙箱企業與發達國家的同行相比,可能并不遜色,但行業整體上依舊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也意味著,我國瓦楞紙箱行業要想由大做強,還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