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紙又稱白報紙,是報刊及書籍的主要用紙。適用于報紙、期刊、課本、連環畫等正文用紙。新聞紙的特點有:紙質松輕、有較好的彈性;吸墨性能好,這就保證了油墨能較好地固著在紙面上。
含有大量的木質素和其他雜質,不宜長期存放。保存時間過長,紙張會發黃變脆,抗水性能差,不宜書寫等。必須使用印報油墨或書籍油墨,油墨粘度不要過高,平版印刷時必須嚴格控制版面水分。由于其所用原材料以機械木漿為主,含有本質素及雜質,所以紙張不宜長期保存,而且容易破損。2019年中國紙及紙板產量為10765萬噸,同比增加3.2%,其中新聞紙占比1.39%。
2014-2019年中國紙基紙板產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中國造紙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二、新聞紙現狀
1、產量
根據中國造紙協會數據顯示,2010-2019年我國新聞紙產量逐年下降。2019年,我國新聞紙產量僅有150萬噸,較2018年下滑21.05%。
2014-2019年中國新聞紙產量及增速走勢
數據來源:中國造紙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新聞紙是報刊及書籍的主要用紙,近年來,電子媒體盛行,報紙用紙量減少,新聞紙產量不復以往。2019年中國新聞紙地區產量排名第一帶的為廣東省38.06萬噸,第二名新聞紙產量為山東省23.86萬噸,第三名依舊是安徽省為17.48萬噸。
2018-2019年中國新聞紙地區產量前五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進出口情況
由于下游市場萎靡,我國新聞紙產量下滑,大量產能退出,但剛性需求仍然存在,使得我國新聞紙進口量大幅增長以彌補空缺。2019年,我國新聞紙進口量達到46萬噸,為2010年的10倍有余。
與進口量變化情況相反,我國新聞紙出口量近年來大幅下降。2019年,我國新聞紙出口量僅為1萬噸,與2010年的11萬噸相去甚遠。
2014-2019年中國新聞紙進出口數量
數據來源:中國造紙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新聞紙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聞紙成卷進出口數量較大,進口數量為6294.8噸,出口數量為46噸,成張新聞紙出口數量為1655.7噸,進口數量為267萬噸。
2018-2019年中國新聞紙(成卷/成片)進出口數量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3、市場需求
受下游市場消極影響,新聞紙消費量逐年下滑,但下滑速度較產量下滑速度慢,整體消費量較產量更高,新聞紙國內市場出現輕微的供不應求狀態。2018年,多家報刊??^k,再加上由于報業廣告經營的下滑以及發行量下降等因素,報紙出現減張、縮版、減量的情況,致使報業新聞紙采購量繼續下降。2019年我國新聞紙消費量達到195萬噸,較2018年下滑17.72%,但較2019年產量多出30%。
2014-2019年中國新聞紙消費量走勢
數據來源:中國造紙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面對報紙用紙量減少,新聞紙市場供大于求,消費量一路走低。從2014年開始至今,新聞紙消費量占比下滑,到2019年消費量占比為1.39%。比去年消費量占比幅度減少較大。
2014-2019年中國新聞紙消費量占比走勢
數據來源:中國造紙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新聞紙市場規模從2017年開始持續下降,到2019年中國新聞紙市場規模為104.25億元,比去年下降47.43億元,同比下降31.3%。
2014-2019年中國新聞紙市場規模走勢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4、價格走勢
面對報紙用紙量減少,新聞紙市場供大于求,價格一路走低,2010-2019年,我國新聞紙價格水平在4000/噸-6500/噸之間波動,自2015年新聞紙價格不斷攀升,于2018年末達到高點,隨后又逐漸下降。2019年,我國新聞紙價格降至5346元/噸。
2014-2019年中國國產新聞紙紙張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新聞紙消耗存在問題及解決方式
印刷結束后剩余新聞紙沒有辦理退庫,以新聞紙出庫量作為實際消耗量.虛增了新聞紙消耗量,易造成浪費。
隨意印前領用的新聞紙由物資部提前擺放到生產車間、剩余新聞紙也在生產車間存放,生產車間現場管理的標準寬松,或者標準執行不嚴格,地面臟亂衛生沒有及時打掃、人員隨意進出等,很容易造成新聞紙外皮刮擦等,形成廢紙,虛增新聞紙消耗量。
定額管理有效與否關鍵在于定額是否合理,定額制訂是需要多部門博弈、協商,受多個因素的影響.例如印量、新聞紙質量、人員技能水平的不同都會影響定額。
新聞紙消耗存在問題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假退庫是指退庫時新聞紙實物不移動,只在物資部出人庫明細賬上記錄。這主要考慮到新聞紙移動可能造成的外皮破損,以及減少工作量。假退庫需要估算剩余新聞紙數量,并且要區分承印和代印分別統計。
新聞紙消耗管理的對策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