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告別“三支清香” 富陽造紙產業騰退轉型收官

        發布日期:2019-12-24  來源:網絡  瀏覽次數:1077
        核心提示:富春江四時都是美景。但不和諧的是江岸邊、高速口矗立的三根煙囪。行走杭州市富陽區富春江畔,三根120米高的煙囪一字排開,位置扎眼,富陽人戲稱它們為,“三支清香”。
         富春江四時都是美景。但不和諧的是江岸邊、高速口矗立的三根煙囪。行走杭州市富陽區富春江畔,三根120米高的煙囪一字排開,位置扎眼,富陽人戲稱它們為,“三支清香”。

        7月18日無人機拍攝的拆除前的三根煙囪。新華社發

        每到此地的攝影師都暗暗叫苦:這么好的景致,可惜了。

        煙囪是拆是留?今年8月,當地對此進行了一輪全民投票。當時市民有爭論,有的說,煙囪是工業遺存;有的反駁,十來年的建筑稱不上遺存,留著只有遺憾。

        出人意料的是,煙囪的“主人”--浙江三星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家泉在“拆除”選項打了勾:“雖然感情上有不舍,但我們有責任共護美麗富春江。”

        最終,持“拆除”意見的市民占了近八成。

        10月14日,三根大煙囪開始實施拆除。以此為標志,煙囪背后的富陽造紙產業騰退轉型,也進入了收官期。

        富陽區蔡倫路上,粗70厘米、一棕一藍兩根供熱管線并排,綿延數公里。

        杭州市生態環境局富陽分局副局長陸興龍說,富陽是我國“造紙之鄉”,手工造紙歷史悠久。改革開放后,富陽人繼承傳統工藝,大力發展造紙工業。20世紀90年代,富陽建立了三個造紙工業園區,行業迎來高速發展,主要以生產白板紙、箱板紙、特種紙為主,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效益好的時候,造紙就像印錢。” 當地一位多年從事造紙業的民企負責人說。

        造紙為富陽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擁有40多家造紙廠的大源鎮,溪水變黑發臭,魚蝦絕跡。村民郎連根回憶:“一到夏天沿溪兩邊的村莊就彌漫惡臭。村里的老人不得不像候鳥一樣遷徙,跑去城里兒女家。”

        2003年9月,唐建新成為三星熱電第一批員工,他們的任務是通過集中供熱減少行業污染,“剛來的時候,臭氣撲鼻,門窗不敢開,粉塵滿天飛,眼睛也睜不開。”

        三星熱電的到來,結束了造紙企業自產工業蒸汽的歷史。“過去的16年間,三星熱電為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緩解江南片區供熱、用電矛盾發揮了重大作用。”陸興龍說。

        但時至今日,造紙這個曾經帶給富陽一方富裕的產業,已經不再適合如今的富春灣。為行業供熱的三星熱電也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富陽是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原創地和實景地,人們一直以此為豪,也對環境有著高的期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城市高質量發展步伐的加快,以及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高污染、高能耗的造紙產業必須盡快完成騰退轉型。”富陽區委書記朱黨其說,“告別‘三支清香’,是富陽告別舊的發展模式、開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標志。”

        近年來,富陽先后實施了多輪造紙業整治,關停淘汰造紙企業461家,有效改善了區域環境質量,境內富春江干流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出境斷面水質持續保持優秀。

        產業騰退轉型后,這里將建設一座富春灣新城,一批高科技產業爭相入駐。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