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一紙品廠突發安全事故
一員工整個頭都被壓進機器里
而這也成了其致命的傷害
生命只有一次
安全比什么都來得重要
處于非工作狀態時,
務必遠離這種機器
盡量避免任何危險發生的可能性
據消息稱人已經沒有生命特征
事故原因以及后續相關事宜
正在進一步調查與協商中
一個鮮活生命的逝去
無疑是痛惜的
尤其是對于他的家人來說
那種悲哀用天塌了來形容都不為過
因此在工作生產過程中
保證自身安全,是每個工人的首要任務
因為這不僅關乎著一個工人的生命
更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保障
每一條規章制度的背后
都是一個個血淋淋的事故所堆砌而成的
所以在操作機器時
千萬要遵守規定
切忌麻痹大意
安全生產是永遠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如何避免事故發生
如何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工作
值得每家企業深思
各企業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
避免慘劇再次發生
據了解,90%以上的操作者都是由于操作過程中不按照要求進行操作才導致了事故發生。這里也列舉一些常見的不良習慣,以便為大家敲響警鐘。
裝版(裝橡皮布)
習慣操作:一般輪轉機的印版較多,操作人員習慣于兩組或多組同時掛版,以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單張紙膠印機裝版也有這種現象。為加快進度,且暫行裝版后,師傅也來幫忙,即一人壓版,一人點動開關。
安全隱患:裝版(裝橡皮布)時,如果兩人或多人同時操作,注意力稍不集中,手打滑或出現意想不到的機器故障,很容易將手指卷入,造成人身傷害。
預防措施:
(1)裝版工作由一人操作即可,用手輕輕捏住印版拖梢和襯墊,確保版面不被刮傷和襯墊平整。
(2)裝版時萬一出現失誤或遇到“連電”,手要立即松開,不要捏住印版不放。由于是正點車,不會產生多大損失,如果捏住不放,則會引起其他事故。
(3)各種機型的情況不同。如果確實需要用手推印版,可在版面上擦些滑石粉,預防事故發生。
鏟墨
習慣操作:由于勻墨的需要,操作人員習慣手持墨鏟在墨輥上來回運動,進行勻墨,加墨或鏟走墨輥上多余的油墨。
安全隱患:在設備高速運轉時,這樣的操作屬于多發事故的危險操作,一旦墨鏟角度銷有偏移或操作中墨鏟遇到串墨輥表面凹凸不平處,墨鏟將被卷進主串墨輥和膠輥之間而發生事故,輕則劃壞印版或膠輥,重則軋壞橡皮布或滾筒,甚至在拔墨鏟在瞬間因手忙腳亂而造成人身事故。
預防措施:
(1)首先要腳跟站穩,精力集中,握緊墨鏟,切忌東張西望。
(2)發現印品局部墨量不夠且必須人工加墨時,手中的墨鏟一定要握緊,并將小墨輥抬起,待該輥停穩后再進行操作。
(3)鏟墨時,墨鏟要以主串墨輥為依托,順勢靠在膠輥上,不可懸空,墨鏟與串墨輥的接觸角度不能小于45°。
除臟
習慣操作:無論是輪轉機還是單張紙膠印機,經常出現墨皮或膠輥、紙張脫落物粘在印版圖文部分的現象。影響產品質量。這時,操作人員常在機器運轉中用手指去除臟。
安全隱患:這種操作屬于違規的危險操作,在印刷中由此引起的事故較多。操作人員在機器高速運轉的情況下要找準臟點位置并擦除,可用時間相當短暫,且用力大小擦不掉,只有早下手,用大力才能把粘在印版圖文(或墨輥)上的臟點去掉。稍有失誤,手指就有可能進入印版滾筒空當處。如果是懸空操作而沒有依托,很可能將一只手帶進滾筒,而造成軋手事故。
預防措施:
(1)每周定期檢查機器的所有安全保險裝置及主電機剎車機構。確保機器靈敏、可靠、發現問題及時修復。
(2)操作時要注意力集中,不要懸空操作,擦臟點時,手掌一定要靠在印版滾筒與橡皮滾筒之間的拉軸上,或靠在水輥防護安全罩上,特別注意手掌依托的力要大于手指擦臟點的力。
(3)如果臟點太多影響印刷,應停機檢查,及時更換膠輥或紙、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日常生產中,一定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養良好的操作習慣,否則一旦發生事故,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等一切都將無從談起。所以,不良的操作習慣是引起安全隱患的最大“殺手”。
一
不遵守車間生產規范
其實這一項與第一條差不多,所區別的是這一條更加側重于車間規范而不是操作規范。
曾經印刷車間發生了一起安全事故,印刷機把一個員工的胳膊給絞了,而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這名員工穿了拖鞋上班,結果拖鞋打滑,為了抓住東西,自己將手伸進了印刷機中。
很讓人可惜讓人憐憫的事故!而對于這種事故,事故的責任到底又該由誰來承擔?
二
生產配合不夠默契
也看過這樣的消息,由于與工友的配合不到位,一名工人在清洗橡皮滾筒時由于同伴不知道,按下了點車按鈕,結果這名員工的手就被卷進了印刷機中。當然現在這種事故就不會多見了。由于設備安全性能的改進,這種事故也在大大的下降。
三
設備設計的缺陷引起的安全事故
可以說設備安全設計的缺陷是事故引發的不可缺少原因。過去的老機器由于安全設計達不到位,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由機器造成的工傷也是屢屢發生。過去,在一些小的印刷廠中,我們會經常的聽到一些切紙工被切掉一個手指頭的信息。當然隨著機器設備的改進,由于設備單方面的問題也在逐漸的減少。
四
企業安全培訓不到位
雖然將這點排列到第五位,但是應該說這一點是以上五點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以上的四點大多數都是客觀愿意與操作者的主觀原因,而這一點確實超越了個人與設備,是與整個企業,與企業文化息息相關的。
很多中小型企業在缺乏專業技工人才的情況下,會將就讓“半路出家”的非專業技工人員上機臺作業,正也從另一方面折射出企業對員工缺少專業技能培訓,缺乏嚴格管理,員工在沒有取得專業資格證書的情況下就上機操作,難免出問題。
對員工進行定期安全培訓的企業,工傷事故的出事率要比車間里沒有安全制度的企業低很多!
機械傷害事故處置措施
1.發生斷手、斷指等嚴重情況。
對傷者傷口要進行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狀的功能固定。對斷手、斷指應用消毒或清潔敷料包好,忌將斷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細胞變質。將包好的斷手、斷指放在無泄漏的塑料袋內,扎緊好袋口,在袋周圍放入冰塊,速隨傷者送醫院搶救。
2.肢體卷入設備必須立即切斷電源。
如果肢體仍被卡在設備內,不可用倒轉設備的方法取出肢體。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設備部件,無法拆除時撥打當地119請求救援。
3.發生頭皮撕裂傷
及時對傷者進行搶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對癥措施;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部位,用消毒大紗布塊、消毒棉花緊緊包扎,壓迫止血;使用抗菌素,注射抗破傷風血清,預防傷口感染;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4.受傷人員出現肢體骨折
應盡量保持受傷的體位,由醫務人員對傷肢進行固定,并在其指導下采用正確方式進行抬運,防止因救助方法不當導致傷情進一步加重。
5.受傷人員出現呼吸、心跳停止癥狀
必須立即進行胸外按壓或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