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熱點新聞 » 正文

        聚焦:八問按需印刷 何時長成“大樹”

        發布日期:2013-08-15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作者:ahprint  瀏覽次數:1654

          五問能否實現贏利?

          在業務量多少這一問題上,只有盛元印務進行了正面回答。每一A3頁面算作一印,則杭州、南京、上海、北京四地門店半年總印量約在1500萬印左右,各地平均印量是200多萬印。依此計算,全年印量約在3000萬印左右。

          秦亞斌則表示,鳳凰數碼業務量增長比較明顯,很多轉型速度較快的出版社,正在實現“零庫存”生產方式,圖書印次明顯增多,每批印量從開始平均1500冊逐漸減少到500冊。

          針對贏利狀況,七彩京通表示已實現贏利。張韶衡也表示,單就按需印刷這方面來說,贏利模式很成熟,已經實現贏利。吳祖義則表示,京師印務按需印刷業務盈虧基本持平。“我們理解真正的贏利模式必須是雙贏,數碼印刷一定要給客戶帶來增值服務,客戶對數碼印刷成本的考量也不能完全參照傳統印刷工價,只有創造這樣的營銷環境,按需印刷的贏利模式才能顯現。”秦亞斌的一席話道出了按需印刷服務提供商的心聲。

          六問提供哪些服務?

          印刷企業在按需印刷上提供了哪些獨特服務呢?秦亞斌表示,在按需印刷方面,鳳凰數碼也是采用傳統的方式服務出版單位,通過宣傳推廣、客戶體驗等吸引客戶體驗良好的品質和全新的服務。搭建完善的電子商務平臺,輕松獲取訂單的同時為客戶帶來增值服務,是鳳凰數碼最期待提升的服務。

          吳祖義表示,客戶對按需印刷產品的要求是在生產周期更短的前提下,突出個性化需求,降低庫存。京師印務目前建立了客戶數字資源管理平臺,為客戶在數字資源的搜集、分類、標引、儲存、查找和調用上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希望提升創意設計能力,吸引更多的客戶,將潛在需求挖掘出來。”張韶衡表示。按需印刷在品質控制上與傳統印刷不同,盛元印務會在品質控制上投入更多力量。

          胡海表示在出版行業從傳統逐漸向按需印刷轉型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客戶采取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通過電子網絡平臺全面溝通交流,代發貨運等,七彩京通建立了完善的服務體系。

          七問遇到什么困難?

          “一方面業務量還不足,另一方面則是人才問題。”吳祖義認為,數字印刷這一新事物在應用時遇到的是整個生產鏈的問題。作為上游產業的出版社如果在生產成本、利潤、考核指標等經營理念上不能與數字出版、按需印刷的理念相吻合,則會影響按需印刷的發展。另外,懂技術、懂排版制作、會操作數碼印刷設備并在數字印刷業務推廣方面有能力的人才還比較欠缺。

          秦亞斌也表示,按需印刷的推廣難在需要改變傳統出版業的生產流程,讓出版社接受數碼工藝新流程,突破傳統分工的邊界。要克服這些困難,還需要與客戶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不斷推出數字印刷方面的增值服務,吸引客戶。

          “改變客戶傳統定向思維比較困難,需要我們去做大量的解釋工作。業態的成熟需要出版單位與印制單位互相配合,如果出版社對編輯的庫存圖書管理費用進行考核,編輯主動考慮采用按需印刷解決問題的動力會更強。這需要我們不斷努力為客戶提供服務、講解與演示。”張韶衡表示。

          胡海則表示,數字印刷市場處于新興階段,希望各同行抱有良性發展的心態,為按需印刷的未來發展奠定好的基礎。

          八問如何看待前景?

          “起步”“萌芽”是受訪者對按需印刷發展階段的一致概括,他們對未來按需印刷的發展表示樂觀。秦亞斌認為:“我們認為數碼印刷將長期與傳統印刷并存,隨著我國出版業態轉型升級,數字印刷發展空間將逐漸擴大。”

          胡海則表示:“我國的按需印刷剛剛起步,需要重視與規劃,如果市場秩序能夠規范,出版社和印刷企業有望取得雙贏。這樣的話,將會實現數字印刷產業化。”

          談及前景,吳祖義表示:“目前很多印刷廠在進行實地調研,作為上游的出版社也在行動,隨著未來技術投入、研發投入成本越來越低,印刷成本越來越低,出版社面對庫存問題進行轉型,3年內應該會有比較大的轉變。”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