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推進綠色包裝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今天(7月11日),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市場監管司司長馮力虎表示,今年4月隨機檢查情況顯示,快遞包裝減量化成效明顯,電子運單使用率已達95%;寄遞企業二次包裝占比逐漸降低;可循環中轉袋推廣應用深入推進,已達到50%;45毫米“瘦身膠帶”得到全面推廣。
在推進包裝綠色化方面,郵政企業在30個省份完成配發綠色包裝箱,在北京和河南試用可降解包裝袋。菜鳥網絡、順豐研發使用生物基材料包裝袋、無膠帶紙箱等。京東在生鮮業務全面推廣全生物降解包裝袋。百世在江蘇、浙江、安徽試用環保袋,占塑料袋用量的30%。中通與第三方合作生產了氧化和微生物雙降解的綠色包裝袋。申通準備投入試用可循環使用50-60次的環保文件封套,與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合作研發可降解的塑料袋。
寄遞企業通過推廣使用電子面單、規范包裝操作、減少膠帶使用、印刷減量等措施推進包裝減量化,主要品牌快遞企業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5%以上,百世、京東(自營訂單)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100%。郵政企業進行系統升級,推廣使用一聯面單。郵政企業、京東、蘇寧物流推進膠帶“瘦身”,郵政企業已有23個省份完成窄膠帶采購使用。順豐豐景計劃推廣應用緊固包裝,累計節省用紙約115噸,節省編織袋材料80噸,減少氣泡膜使用量約500噸。京東3層紙箱使用比例超過95%,緩沖包裝的厚度降低25%-35%。京東、蘇寧物流、品駿推行直發包裝,對于品牌商企業商品原包裝出庫投遞,大幅減少二次包裝。
在促進包裝循環利用方面,郵政企業試點投入可循環包裝箱,回收率達100%,使用中空板可循環信盒,材料重量減輕60%以上。順豐投入豐•BOX、生鮮冷鏈等循環箱,累計節省一次性紙箱約780萬個。京東使用循環箱達1000萬次以上,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由消費者自愿選擇是否為環保買單使用循環包裝,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00余個城市開展消費者閑置紙箱回收,日均回收紙箱超過30萬個。中通在部分省市網點探索采用快遞費與包裝費分開計費的方式,引導消費者支持和參與紙箱再利用。主要寄遞企業相繼在全網推廣使用可循環中轉袋,可循環、共享式快遞盒等新型封裝用品用具加快推廣應用。
此外,國家郵政局還根據政協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推進快遞服務鄉村振興、末端網絡建設、規范快遞車輛。在快遞服務鄉村振興方面,截至今年5月,建制村直接通郵率超過99.83%,27個省份實現全部建制村直接通郵,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已達95%,23個?。▍^、市)實現鄉鎮快遞網點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