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一份結業通知,該企業的員工可能會驚慌、會失措、會為未來的生活而擔憂。但好在東莞清溪興業印刷制品有限公司還表示,將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解散員工的經濟補償金、代通知金和六月份的工資等。
步入2019年以來,業內“行情不好,生意難做”的聲音就不絕于耳,上至造紙企業,下至包裝印刷企業,幾乎都面臨需求下降的嚴峻形勢,許多企業都在虧損運營。而位于珠三角的企業,尤其是以美國市場為主的印刷企業,經營壓力更是倍增。
猶記得在上個月底,同樣位于東莞地區的另一家印刷企業也發布類似的通告稱,近期訂單量逐步減少,公司的經營環境每況愈下,不能正常開展所有工作,為保存公司未來發展的延續性和可能性,將從2019年5月27起全廠停工待產。
如果說中美貿易戰導致訂單銳減,那么環保則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生存壓力。自2017年下半年起,環保就保持高壓態勢,直到2019年仍未停歇:有著“中國印刷城”之稱的浙江蒼南縣,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啟動環保攻堅行動,近一年關閉的印刷廠、紙箱廠數不勝數。
而東莞與之相比,也毫不遜色。根據生態環境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東莞關停了上萬家企業,接下來還要淘汰整治三萬多家,并在今年9月底之前完成。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散亂污”企業,但在大環境如此之嚴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企業能真正逃脫環保的制裁?
就算沒有直接被關停,但因此產生的環保成本、時間成本,還不是需要企業自掏腰包?正如東莞清溪興業印刷制品有限公司在通知中所言:國內環保成本正急劇加大。
印刷企業如此,紙箱企業亦是如此。在今年4月份的最后一天,江蘇省蘇州市天吳永行包裝有限公司發布停業通知稱,由于經濟環境差,市場低迷,公司處于虧損狀態,只好結束正常運營。
當時不少業內人士在朋友圈進行感懷,既有對同行的惋惜,也有對自身命運的擔憂。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蘇州市天吳永行包裝有限公司停業不久后,東莞又有兩家印刷廠開始結業,想必未來一段時間里類似的事件還會經常發生。
一家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好壞,既受內部條件的影響,又受外部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的影響。但企業不等同于行業,行業有衰退、有谷底,就會有擴張和頂峰,只要堅持下去,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曙光不遠之日。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越,包裝印刷行業的市場空間仍然巨大,不少包裝印刷企業仍在耕耘,愿世間所有的拼搏者,都能夠得到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