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銷量不好,廠里只能減產了!”宋學進說完,嘆了一口氣。宋學進是廣東東莞中堂鎮一家造紙廠廠長,公司頗具規模,主要生產多種瓦楞紙。他告訴東莞時間網記者,從今年5月開始,公司紙品銷售急劇下滑,為了降低經營成本,只能被迫減產。
中堂鎮是東莞造紙企業重鎮,聚集了大大小小的造紙企業。據宋學進介紹,在中堂鎮,減產的不止他們一家,周邊很多紙廠開機不飽和,大家同病相憐。
造紙企業低迷,反映出下游企業需求不振。東莞市成益紙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銷售各類紙箱,公司負責人王曉婭對本報記者表示,自2018年以來,紙箱市場持續走低,今年以來仍無改觀。“按照慣例,四五月份紙箱市場應該旺起來了,因為很多中秋和圣誕的包裝需求現在會下單,然而目前行業訂單量普遍不足。”王曉婭說。
大型企業如何呢?玖龍紙業和理文造紙是東莞造紙行業“龍頭”,記者查閱其最新財報發現,雖然2018年兩家公司營業收入保持增長,然而盈利雙雙下滑。其中,理文造紙2018年盈利48.8億港元,同比下降3.18%;玖龍紙業2018年下半年盈利約為人民幣34.2億元,同比減少42.3%。
記者注意到,造紙市場低迷不僅限于東莞地區,廣東省市場乃至全國市場,都在經歷多年不遇的下滑。
5月7日,由中國造紙協會發布的《中國造紙工業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10435萬噸,較上年下滑6.24%;消費量10439萬噸,較上年下滑4.20%。這是自2013年以來,全國造紙市場時隔五年又一次出現生產和消費量下行。
2、什么原因導致造紙市場急轉直下?
是什么原因導致造紙市場急轉直下?據了解,其由多種因素導致,主要原因有兩個:市場需求不足和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廣東省造紙行業協會秘書長陳竹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全國經濟下行的影響,下游對紙張尤其是包裝紙的需求較弱,且存在著某些紙包裝被其它產品替代的現象,例如中秋的月餅盒被鐵盒替代、礦泉水紙包裝被塑料薄膜替代等。
另一方面,進口廢紙量逐漸減少,質優價廉的原料不足,國產廢紙價格高且不穩定,增加了紙企的生產成本。據陳竹介紹,國產廢紙近期達到2400元每噸,成品紙的售價低,有些紙種僅3600元每噸,導致企業幾乎沒利潤,有些企業是虧損運營,步履維艱。
3、玖龍、理文等莞企海外布局,紛紛尋求逆境突破
改變不了環境,只能改變自身。面對市場下滑,東莞造紙企業紛紛尋求突圍路徑。
玖龍紙業一面在國外收購漿紙廠,一面在國內增加新紙機擴大產能。公司財務報告顯示,2018年下半年,公司在美國收購了兩家漿廠,年產能合計0.38百萬噸。目前,玖龍紙業擁有4家美國漿紙廠,可為公司提供優質原材料,在垂直整合業務模式中呈現顯著的協同效應,包括節約成本。
國內市場方面,玖龍紙業重慶基地的新紙機已于2019年2月投產,正積極達成于2019年內完成另外4臺新紙機建設的目標,這4臺紙機投產后將令公司的總設計年產能再增加2.05百萬噸。
理文造紙為尋求新增長,積極布局衛生紙業務。公司年報顯示,理文造紙江西廠房的新衛生紙生產線將于今年投入生產,2019年衛生紙的生產量得以提升,衛生紙業務已成為該集團新的增長動力。
4、紙箱廠抱團:將訂單統一交由一家廠生產,節省開機成本
作為造紙下游的紙箱企業,則采取抱團取暖的應對策略。王曉婭介紹,由于市場下滑,東莞許多紙箱企業開始整合資源。之前市場訂單少,每個企業都開機不飽和,現在幾家紙箱廠合作,接到訂單后統一交由某一家來生產,確保“喂飽”一家,其余各家便節省了開機成本,一舉多得。“很多企業覺得這種方式很好,愿意加入進來,共同發展。”王曉婭說。
對于2019年的市場行情,業內看法不一,據記者調查,部分小企業看法悲觀,大企業依然充滿信心。
玖龍紙業在年報中表示,預期中國將繼續實施嚴厲的環境政策,令大企業的優勢更加突顯。公司對中國國內消費及行業需求的基本面充滿信心,相信市場需求增長有一定的潛力。
理文造紙在年報中稱,從整體的經濟形勢發展來看,中國市場的用紙量仍具向上增長空間,該集團對造紙業未來抱有相當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