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下,紙企面臨多重挑戰,廢紙價格恐繼續下行
1.海外建廠紙企或將面臨挑戰
受國內原料供應渠道較單一制約,國內龍頭紙企紛紛走出國門在海外建廠,中美貿易問題升級,后期政治方面的風險也將有所加大,這對國內紙企走出去的項目挑戰也將有所增強。當然,這也有利于國內市場的進一步開拓,充分發揮內需對包裝紙的拉動作用。
2.利空外貿出口
包裝紙方面,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箱板紙數量在2018年超過54.6萬噸,占中國當年進口總量的40%,其中僅稅則號48041100下的產品進口量就達到了54.1萬噸,而這一稅則號產品的稅率將繼續保持5%。
通過與2018年8月份加征關稅一覽表對比發現,本次中國對美國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中關于征收從美國進口的瓦楞及箱板紙稅率與2018年8月份一致,且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瓦楞及箱板紙數量整體不大,所以中國從美進口瓦楞及箱板紙數量減少帶來的影響作用有限。然而,中美貿易問題利空外貿出口,這對于外貿型包裝紙需求影響較大,加之今年整體包裝紙訂單量較往年萎縮明顯,所以中美貿易摩擦對造紙行業的需求預期,影響仍呈利空。
3.消費需求萎縮,成品紙需求減少,廢紙價格繼續下跌
從上表可以看出,影響較大的玩具、電腦、家具等分類,多數依賴紙包裝需求,中美貿易摩擦,不僅直接作用于造紙原料的進口成本增加,對后期外貿出口帶來的包裝紙需求減少,也影響較大。需求減少,而原料成本增加,這使得本就走貨較難的紙廠,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
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對國內的成品紙產量形成較大的沖擊。根據造紙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瓦楞紙的產量2105萬噸,同比下降了9.85%;箱板產量2145萬噸,同比下降了10.06%。如果今年國內經濟增速出現較大回落,那么成品紙的產量還將進一步減少,保守估計降幅也將在10%以上。
整體而言,中美貿易爭端的升級,不僅使得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受阻,還將會打壓國內經濟,推升國內的通脹水平。這不僅不利于商品出口,也不利于國內的消費需求,預計國內的成品紙需求將會進一步萎縮。隨著國內成品紙需求的減少,國內廢紙價格或將繼續下跌。
紙箱廠實力試金石,沒能力、沒資金的紙箱廠難存活
今年3月以來,包裝行業迎來了一個“大熊市”。許多紙箱廠開始承受不住長期的大訂單所帶來的應收貨款壓力,轉而向短、平、快的小訂單傾斜。這種短、快的訂單回款快,但由于利潤低,紙箱廠營收情況的惡化由此開始。
對于紙箱廠來說,承受風險的能力、或者說自身的資金實力就成了加征關稅后的最大護身符。這次加征關稅是對紙箱廠實力的試金石,是對紙箱廠業務結構、經營策略的重大考驗。
面對全行業的訂單萎縮,紙箱廠更應該有抱團意識,杜絕惡意競爭;面對終端客戶的壓價,拒絕無下限的妥協。建設容易破壞難,如果市場被擾亂了,接下來面對的將是無休止的內耗,前途更加黯淡。
貿易摩擦并不意味著天要塌下來了,紙箱從業者一定要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