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在“一帶一路”倡議中顯示出在環保政策層面引領世界的戰略。2015年之后分階段加強了廢水、廢氣的排放限制,有觀點認為“排放標準和懲治措施比日本還嚴厲”(一名日本化工企業的高管)。在當地一直堅持環保姿態的日本企業也不得不加以應對。
三洋化成計劃將江蘇省南通市工廠的涂料用添加劑的生產轉移到泰國的現有工廠。此前生產過程中大量排放的廢液由當地企業回收。但是,由于中國加強環保限制,出現了回收價格上漲及回收企業停業等情況。
旭化成計劃2020年在江蘇省常熟市投產汽車輕量化樹脂的新工廠。原本一直討論在蘇州市的現有工廠實施增產,但是由于廢氣排放限制變嚴格,不得不放棄擴大工廠。
制造汽車用配管的日輪(NICHIRIN)將于6月將上海市內工廠投產的制造設備轉移到江蘇省常熟市新設的生產基地。日輪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上海市的環保限制進一步強化的話,將無法開展生產活動。因此決定轉移生產”。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ORO)2018年以進駐中國的日本企業為對象實施的環保限制相關問卷調查顯示,10%的受訪企業表示“(環保限制)過于嚴格,繼續開展業務有困難”,6%的企業回答“討論轉移工廠”。
中國于2015年時隔約25年全面修訂作為環境基本法的《環境保護法》,加大懲治力度。2018年啟征環境保護稅,根據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噪音大小對企業征稅。
據中國環境保護部的數據,2018年全國相關罰款總額達152.8億元,比2017年增加3成。加強對當地企業的環保限制,也在導致與當地企業開展業務的外資企業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