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故,被譽為“百科全書”的《辭海》(1999版)竟然查不到關于“標簽”的解釋。而《現代漢語小詞典》中對“標簽”的釋義又相對老套,稱之為:貼在或系在物品上,標明品名、用途、價格等的紙片。謂之老套是因為發展至當下,標簽的形式并不完全是紙類,而其用途也越來越廣。
據記載,1700年歐洲印制出用在藥品和布匹上作為商品識別的第一批標簽。時至今日,標簽又可分為實物標簽、網絡標簽、電子標簽。本文所討論的僅限于實物標簽,盡管電子標簽也屬于印刷業延伸發展的一部分。
有人對實物標簽進行分類,雖難說精準并囊括全部,而且在分類上也存在混淆使用范圍和標簽性質的情況,但至少告訴我們標簽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包裝:嘜頭標簽、郵政包裹、信件包裝、運輸貨物標示、信封地址標簽;
電器:手機內部標簽、各種電器標簽、筆記本電腦標簽、機電產品標簽;
商品:價格標簽、產品說明標簽、貨架標簽、條碼標簽、藥品標簽;
管理:圖書標簽、車檢標簽、安檢標簽、財產標簽;
辦公:文件公文標簽、檔案保存標簽、各種物品及文具標簽;
生產:原材料標示、加工產品標示、成品標簽、庫存管理標簽;
化工:油漆材料標示、汽油機油產品包裝標示及各種特殊溶劑產品的標示;
防假:防偽標簽、加密標簽、防盜標簽;
珠寶:珠寶首飾吊牌標簽、不易粘貼于商品的吊牌標簽;
服裝:服裝吊牌、水洗標簽;
機場:登機牌、行李標簽;
車票:火車票、長途汽車票;
食品:酒類標簽、食品標識;
其他:停車場票、高速公路收費票。
國內把標簽納入包裝產業下,而國外則把標簽與貼標歸在一起。國外的這一做法是有道理的,有些產品未必是標簽但卻屬于貼標范疇,比如可口可樂的腰封是標簽、是產品的標識,但個性化的奧利奧外包裝就未必能稱之為標簽。
我國印刷業的數據統計相對粗放,稍微深究就拿不出答案來。比如,2016年數字印刷在印刷總量中的占比為3.1%,但357.87億元的數字印刷產值僅來自全國3056家具有數字印刷許可證的企業,然而從事其他業務的數字印刷產值究竟幾何?無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鑒于數字印刷在印染業的快速發展,筆者也曾專門請教過行家,她給出的答案是:我國印染業的年產值在千億以上,但數字噴墨印染實際占比多少則不得而知。標簽印刷行業的狀況大抵也是如此,數字印刷標簽在標簽總量中占比多少?增速是多少?估計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答案。這著實是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