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支箭”分別是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研究確定促進貿易便利化推動進出口穩定發展的措施;部署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中西部和貧困地區鐵路建設。
在小微企業免稅方面,會議決定,按照公平稅負原則,從今年8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并抓緊研究相關長效機制。這將使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享受與個體工商戶同樣的稅收政策,為超過600萬戶小微企業帶來實惠,直接關系幾千萬人的就業和收入。
對此,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表示,過去2萬元以下免征營業稅僅僅針對個體工商戶,新的政策實施后將使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享受與個體工商戶同樣的稅收政策。據權威部門測算,此次減稅新政實施后,小微企業年減稅規模將近300億元,按照從今年8月1日起執行估算,今年將減稅120億元。
針對進出口增速均明顯放緩、外貿企業承壓的問題,會議明確,要通過制度創新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將制定便利通關辦法,抓緊出臺“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改革方案,分步在全國口岸實行;還將暫免出口商品法定檢驗費用;創造條件對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逐步擴大服務進口;積極擴大商品進口,增加進口貼息資金規模。
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戰略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張莉也表示,當前的外貿政策是應對目前外貿形勢的應急之需,預計下一步會分步出臺與上述政策相應的具體支持措施,出口退稅會進一步上調,稅收方面會有更多的減免措施,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宋泓表示,上述政策將使得包括外貿企業在內的中小微企業直接受益,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經營活動的便利性,有利于增強企業競爭力,穩定就業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業內專家指出,投資將是短期內最有效的刺激手段,也是政府在穩增長上最后的“殺手锏”,而作為基建的鐵路領域投資將是其中一大重點。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印證了這一點。
會議指出,要通過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開放鐵路建設市場,優先建設中西部和貧困地區的鐵路及相關設施。多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使“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及時開工。
對此,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董焰表示,加快鐵路投融資改革關鍵是要盡快理順投融資體系,明確投融資主體的地位、權益,才能真正吸引民資積極參與進來,因此還有必要進一步出臺相關改革的具體措施。
國務院常務會議“三箭齊發”
保就業
對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小微企業,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這為超過600萬戶小微企業帶來實惠,直接關系幾千萬人的就業和收入。
促貿易
要通過制度創新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包括簡化通關手續、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暫免出口商品法定檢驗費用、鼓勵金融機構的貿易支持力度。努力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穩增長
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優先建設中西部和貧困地區的鐵路及相關設施。向地方和社會資本開放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等的所有權和經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