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熱點新聞 » 正文

        3D打印遇到數字印刷 “克隆”千年文物不再難

        發布日期:2013-07-26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作者:ahprint  瀏覽次數:1864
        核心提示:不必遠赴新疆大漠,來到繁華都市上海,就能走進神秘的龜茲洞窟,欣賞栩栩如生的佛像,觀看色彩絢麗的壁畫。將3D打印和數字印刷結合用于龜茲洞窟還原需要5個步驟:窟體及壁畫掃描、圖形拼接、顏色對比、模型建造及3D打印、裝裱及彩繪。

          不必遠赴新疆大漠,來到繁華都市上海,就能走進神秘的龜茲洞窟,欣賞栩栩如生的佛像,觀看色彩絢麗的壁畫。在7月中旬舉辦的上海國際印刷周上,上海印刷(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印刷集團)利用3D打印和數字印刷技術,將“克隆”出的新疆龜茲洞窟搬到了展場,讓觀眾得以有這種穿越時空的奇妙體驗。

          “從傳統的出版物印刷到3D文物復制,從平面的二維到立體的三維。對行業來講,印刷的命題就拓寬了。對企業來講,這一探索幫助企業找到了向文創產業轉型的方向。”對上海印刷集團的這一探索,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印刷管理處處長周建平如是評價。

        上海印刷集團展位上的新疆龜茲洞窟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觀賞

          將3D打印和數字印刷相結合

          提起3D打印在文物復制方面的應用,我們不妨看看國內外媒體的相關報道。哈佛大學閃族博物館的兩位研究人員利用3D打印機和3D掃描軟件,成功恢復了一個在3000年前被打碎的瓷器獅子花瓶。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在全省首家引進了3D掃描儀和打印機,打印出三星堆文物。

          與這兩家博物館相比,身處印刷行業的上海印刷集團,在利用3D打印技術復制文物方面又有什么創新呢?上海印刷集團旗下的上海商務數碼圖像技術有限公司負責龜茲洞窟數字化與還原保護工程項目,該公司總經理張曉遷將之歸結為“將3D打印和數字印刷這兩種技術相結合”。

          該公司從2011年開始與新疆龜茲研究院合作開展龜茲洞窟數字化與還原保護工程項目。2012年雙方完成對克孜爾第17窟1:1等比例復原建造,當年9月該復制洞窟在山西大同舉辦的國際繪畫雙年展上展出。這次在上海國際印刷周上展出的克孜爾新1窟佛像殘體和洞窟的復制品,是雙方的第二次合作成果。

          “不管從空間結構還是從色彩上看,我們還原度非常高。還原相似度達到100%,還原色彩精度達到98%。”張曉遷表示。這得益于該公司對3D打印和數字印刷兩項技術的運用。他說,在對龜茲洞窟還原時,一是利用數字印刷的色彩管理技術,對3D模型數據進行色彩校正,最大限度地保證3D打印顏色的精確性;二是以空間形態存在的文物使用3D打印方式復制(如佛像),以平面形態存在的文物使用數字印刷技術進行復制(如壁畫)。他舉例說,以現場展出的洞窟為例,整個洞窟的立體模型是用3D掃描技術建造的,洞窟頂上的飛天壁畫是用數字印刷的方式還原的。

          運用自有技術創新工作流程

          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傳統印刷企業,是如何利用現代的數字技術,將1500多年前的龜茲洞窟完整逼真地再現在人們眼前呢?據張曉遷介紹,將3D打印和數字印刷結合用于龜茲洞窟還原需要5個步驟:窟體及壁畫掃描、圖形拼接、顏色對比、模型建造及3D打印、裝裱及彩繪。

         
        本文導航:
        • (1) 3D打印遇到數字印刷 “克隆”千年文物不再難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