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保持較快發展好勢頭,“雙創新”推動內生動力顯著增加
今年以來,隨著美麗中國建設、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龐大的環保市場空間持續釋放,環保產業保持較快發展的好勢頭,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顯著,環保產業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推動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到2020年,先進環保產業產值規模力爭超過2萬億元。
2010年以前,污染防治市場的收入一般只占污染治理投資的40%至60%,現在達到1.25倍以上,這說明環保產業減少了對政策和投資的過度依賴,有一部分收入的實現不是靠污染治理投資直接拉動的。正是技術+商業模式“雙創新”,使得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顯著增加,市場領域擴大。“另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環衛、社會化監測、污染調查評估等過去非市場化的領域開始開放,環境服務模式創新,形成了新的市場。
強監管釋放新空間,環保產業成為“萬億級”產業
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發展速度很快。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環保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我國環保產業年均增速約為26.9%,2016年環保產業的銷售收入是1.1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約19.8%,成為我國一個“萬億級”產業。2017年環保產業的銷售收入達1.35萬億元,比2016年增加了17.4%。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約為2794億元,同比增長15%。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約為6690億元,同比增長約18%。
截至2018年10月31日,新三板共1012家公司披露三季報,創新層企業共916家,剔除金融企業,共936家披露三季報(創新層904家)。剔除數據缺失值,可比口徑下的非金融企業(936家)2018年前三季度總營收共3770億元,同比增速為18.46%,歸母凈利潤共182.18億元,同比增速為11.38%。2018Q3單季度總營收增速和2018H1持平,保持18%的增速,歸母凈利潤增速大幅增長,單季度增速達39.37%。主要原因是創新層企業屬于新三板的“頭部”優質公司,這些企業三季度業績增速明顯回升。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環保產業仍保持較高增速,高于同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并保持了一定的利潤水平,環保產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
黨的十九大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進一步部署安排,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明確了重點任務,各項污染防治攻堅戰和專項行動計劃大力實施,中央環保督察深入推進,環境監管力度明顯加強……這些因素有力推動了環保產業潛在市場向現實市場轉化,有效釋放了環保產業市場空間。
經專家測算,打贏藍天保衛戰投資需求約為10180億元;打好碧水保衛戰投資需求約為1.8萬億元;打好凈土保衛戰投資需求約為6600億元。環保產業市場空間巨大,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環保產業解難題還需加把力
低價中標”擾亂市場環境,環保企業總體上仍呈現“小、弱、難”的局面。
在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低價中標”等突出問題。低價惡性競爭已成為環保產業的一個痛點,影響了環保產業健康發展。“近年來,許多企業紛紛涌入環保市場,通過低價中標、溢價并購等方式跑馬圈地,攪亂了環保市場,埋下了低效或無效治理的隱患。有些企業根本不具備治理技術,也沒有環境業績,但為了搶占市場,不計成本,不惜代價,以低價或超低價方式中標環保項目,造成市場的混亂。
必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治理環保行業低價中標亂象,對已有的低價中標項目,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防止出現低效或無效的環境治理工程。
各級政府應在營造有利于環保產業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公平市場競爭環境、營商環境方面下更大功夫,切實解決企業低價競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促進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盡快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重點落實對第三方治理企業的相關政策,如將污泥處置費用納入污水處理費,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固體廢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稅收即征即退等,切實減輕環保企業負擔。同時,加快落實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環保企業上市、再融資等綠色金融措施,提升金融業對環保產業的信心,扶持環保產業發展。
我國環保企業總體上還呈現“小”“弱”“難”的局面,企業規模較小,創新能力較弱,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解決這些問題,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升市場化水平,讓市場更加公平、開放。環保企業自身也要加大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力度。
2015年以來,生態環境領域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快速發展,截至今年7月,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PPP項目入庫數為664個,占PPP項目庫總數的8.6%,總投資額8412億元。今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去杠桿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部分承接了較多PPP項目的企業出現一定程度的資金周轉困難,可能導致下半年環保產業整體規模及效益的增長不及預期。
針對這一情況,將規范生態環境領域PPP模式,加快出臺《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采取多種方式支持對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支撐作用強、生態環境效益顯著的PPP項目。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優美環境的向往和追求,決定了環保產業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隨著美麗中國建設的提速,環保產業的發展空間會繼續擴大、發展質量會進一步提升。
我國環保產業明顯呈現三大趨勢
1、產業結構在快速優化,以第三方治理、綜合環境服務、“環境管家”服務為核心的現代環境服務產業體系加速形成。2015年以后,環境服務收入超過設備、產品收入,2017年已經達到環保產業總收入的65%以上。
2、產業集約化發展加速,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業集團,成為環保市場的主力軍。2016年和2017年,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對約7000家環保企業進行調查分析,結果顯示,營業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數量占比僅為11%左右,但其環保業務營業收入占比超過80%,營業利潤占比超過90%。2017年,2家企業環保業務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9家企業達50億—100億元。
3、環保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進入國際第一方陣,步入以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為主的新階段。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和中科院合肥物質科研院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2008年以來與環保技術相關的發明專利數量超過日本、美國等國家,排名世界第一。
環保產業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綠色轉型中,具有戰略性和基礎性的地位。對于國內環保產業未來發展,我是積極的樂觀派。今年初提出環保產業已進入從快速發展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