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多家企業“打入”世界杯 東莞制造業轉型升級“突圍”

        發布日期:2018-06-1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次數:1879
        核心提示:6月14日,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將揭開戰幕。而遠在萬里之外的廣東東莞,早就加入了這場全球足球狂歡。

          6月14日,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將揭開戰幕。而遠在萬里之外的廣東東莞,早就加入了這場全球足球狂歡。

         
            東莞被譽為“世界工廠”,這里的一些制造業企業,透過各自不同的方式,成為“世界杯經濟”這一碩大無比的蛋糕的分享者。它們有的是世界杯官方紀念品的授權生產商、有的代理著諸多國際頂級賽事的比賽用球的生產,還有的成為世界杯全球官方贊助商,并且是全球官方手機的提供商。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當地調研發現,東莞制造企業看中的不僅是世界杯所帶來龐大訂單這一現實利益,更為重要的還是希望借助世界杯這塊“金字招牌”巨大的品牌營銷效應,提升國內外知名度,對接更多渠道,開拓更廣泛市場。
         
            另一方面,東莞制造企業之所以能在“世界杯經濟”中分一杯羹,背后依托的是通過轉型升級重塑的競爭力。世界杯上的東莞制造身影,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這座制造業重鎮近年轉型升級的縮影和新的延續。
         
            “掘金”世界杯經濟
         
            世界杯臨近,位于東莞的偉光集團,生產車間里依舊十分忙碌,正在趕制最后的一些訂單。流水線上滿是金黃色的“大力神杯”,尺寸不一,但在燈光照射下均呈現出耀眼光芒。
         
            大力神杯是世界杯的獎杯,而這家企業生產的則是世界杯的紀念品,最大的一款是15厘米高,還不到真正的大力神杯的一半,但同樣采用金屬制成,而且做工精細。
         
            偉光集團是國內唯一獲得國際足聯(FIFA)授權生產“大力神杯”紀念品的企業,同時也有生產世界杯金屬徽章、鑰匙圈、手機殼和馬克杯等多種品類官方紀念品的資格。
         
            世界杯的到來,讓該企業進入約一年的繁忙期。偉光集團的世界杯業務負責人簡凱平說,該企業從去年7月開始著手生產,每天僅“大力神杯”就能生產300多個。
         
            東莞市文博工藝品有限公司則是另一家分食“世界杯經濟”這塊蛋糕的制造業企業,該企業為一家官方授權商生產以球衣為造型的鑰匙扣。“今年一共十幾單,一單大概5000到1萬個,全都在5月底沖刺完成了。”東莞文博業務主管劉慶龍說。
         
            不過,繁忙也意味著不錯的收獲。
         
            “今年我們的授權紀念品的銷售額預計能達2億元左右,這也將占整個公司今年銷售額10%左右。”簡凱平介紹。
         
            而東莞制造企業的世界杯“追求”并不止于此。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這些企業其實更希望借助世界杯強大的品牌營銷效應,提升自身企業國內外知名度。
         
            簡凱平就表示,世界杯的營銷效應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國內方面,憑借官方紀念品授權生產商的身份,今年偉光集團成功吸引一批世界杯贊助商的定制訂單,比如海信、萬達等。
         
            “今年國內贊助商非常多,給我們的金杯定制訂單也突然變得很大。”簡凱平說,同時該企業還希望能在此次合作后順勢拿下這些國內知名企業未來一些禮贈品的生產訂單。
         
            海外市場方面,簡凱平說,對該企業而言,世界杯是一個對接海外市場渠道、契機和平臺,并有強大廣告效應,“前兩屆就有一些海外企業看到之后找了過來,帶來一些合作。”
         
            折射制造轉型升級
         
            東莞制造“打入”世界杯的背后,也折射出其近年依托轉型升級而獲得提升的市場競爭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調研中就發現,上述企業無一不是轉型升級的積極探索者,有的甚至已經歷多重轉型,重點包括從代工廠走向自主品牌,抑或從傳統制造走向智能制造。
         
            偉光集團就是富有代表性的例子,這家企業最早的業務80%集中在五金禮贈品生產上,而現在80%集中在為奢侈品品牌提供五金配件上。并且,該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開拓出為奧運會、世界杯、世博會等國際重大賽事和國際大型活動提供紀念品、禮品生產服務這一潛力業務板塊。
         
            更為重要的是,該企業實現了從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蛻變。簡凱平介紹,偉光集團早在1994年就為世界杯生產有關產品,但過去是代工,2010年才終于以自己的品牌獲得授權。
         
            智能制造更是這些企業普遍選擇的轉型升級路徑。仍以偉光集團為例,生產一個“大力神杯”需要完成7道工序,目前除細節部分的上色需人工外,其余已基本實現生產自動化。
         
            “我們如果不想搬離東莞的話,唯一的路就是搞自動化、智能化。”東莞市碩科塑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王沖說。
         
            該企業從事競賽型足球代工生產,幫助諸多國際品牌“為重要國際比賽提供用球”。21世紀經濟報道在該企業車間看到,一條自動化、智能化競賽型足球生產線正在穩定運行。
         
            通過“機器代人”和智能化集成,該企業足球生產已實現自動切割、印刷、點膠和搬運等場景,僅最后拼接仍需人工。
         
            “我們一天可以生產1500個足球,成本下降了三分之一。”王沖說,未來隨著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的完善和進一步提高,效率和成本還有望再降。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年創新能力的提升,一些前沿工藝、技術也被東莞制造企業應用到產品生產中或產品本身。比如,今年偉光的“大力神杯”紀念品首次采用了先進的硬雕技術。
         
            事實上,這也是東莞官方近年致力于推進的制造業轉型升級方向,并且當前力度仍在加強。作為依托“三來一補”起家的城市,東莞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面臨著品牌和技術的雙重突圍。
         
            比如,前不久東莞就啟動“商標品牌戰略”,并出臺配套扶持政策,提出要打造成為商標品牌強市,到2022年全市商標品牌發展水平達到25%,中國馳名商標100件以上等目標。
         
            去年以來,東莞還陸續出臺“創新驅動升級版”、“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態鏈”等轉型升級規劃和政策,目標包括到2021年初步構建起智能制造產業鏈,傳統制造業基本實現自動化改造等。并且,東莞還正尋求從土地、人才和資本等方面提供扶持。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