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火爆,連帶著內部教材也成了搶手貨。
劉某、李某夫婦為孩子報名“學而思”培訓班后發現了這一“商機”,私自將培訓班教材翻印,通過網絡出售牟利。5月30日,上海長寧檢察院依法以侵犯著作權罪對兩人提起公訴。
記者從檢察院獲悉,2016年7月,劉某、李某給女兒報了“學而思”的全年能力以及摩比線上計算課程,因此被拉進了一個由學生家長組建的微信群。
由于熱門培訓班名額有限,為了能讓孩子接觸到更多教材,群內一些家長會互相“交流”各大培訓機構的教材。當他們得知劉某的女兒參加了“學而思”的培訓班,便紛紛請他上傳“學而思”教材。
劉某拍照上傳了教材部分內容,就有家長向他索要整本教材,并承諾會支付一定報酬。劉某還發現,“學而思”的教材不僅在家長群中備受歡迎,網上也有不少人在求購。夫妻倆一商量,決定干脆把整本教材掛到網上出售,借機賺上一筆。
于是,劉某夫婦用家中的掃描儀將女兒所在培訓班的教材整本掃描,還在網上買入“學而思”摩比能力課程教材的PDF電子版。2016年8月,他們開始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銷售這些教材。一旦有人求購,談好數量和價格后,他們就會將教材的電子文檔和客戶的收貨地址發送給網上的一家打印店,由打印店打印、裝訂成冊,直接快遞給客戶。
2017年,“學而思”培訓機構發現二手交易平臺上有賣家出售他們的教材。該機構工作人員假扮學生家長購買了一套全年能力課程教材,一共6本,價格340元。其要求賣家將課本寄到徐匯公證處所在地址,在快遞包裹寄到后便直接由公證處進行現場保全、公證,并向警方報案。2017年3月9日,劉某、李某在暫住地被民警抓獲。經司法審計,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劉某夫婦通過該二手交易平臺銷售“學而思”教材的交易金額為12萬余元。
檢察機關認為,上海學而思教育培訓有限公司對涉案教材享有版權,被告人劉某、李某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通過掃描實體課本或購買電子版的形式獲取課本內容,并將上述課本翻印,在二手交易平臺上銷售牟利,非法經營數額五萬元以上,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之規定,應當以侵犯著作權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在此,檢察機關還要提醒廣大學生家長,保護知識產權、抵制盜版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要因為望子成才心切而淪為制販盜版教材的幫兇,一旦發現有侵權違法行為可以向公安機關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