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制定扶持產業
實體書店的凋敝是近年來觸目驚心的文化事件。在電子書和網絡書店的雙重夾擊下,"光合作用"關張,"單向街"、北京三聯書店收縮規模,"風入松"從原址遷出,此類消息不斷傳出,令人倍感惋惜。因此,不少業內人士呼吁政府減輕實體書店的稅賦,以達到扶持該產業的目的。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發行與市場處副處長何彬在發言中提到,最近一段時間里,一些為讀者所珍愛的實體書店陸續傳出難以為繼的新聞,讓人心情沉重。尊重讀者對傳統書店的珍惜之情,扶持實體書店是行業的職責所在。事實上,在2011年,當時的新聞出版總署已會同住建部出臺支持實體書店政策,為城鄉規劃中的實體書店預留空間,而最近又在書店免稅和財政支出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
據統計,目前我國圖書銷售環節的增值稅率為13%,實體書店的盈利部分還要繳納25%的所得稅。而民營書店與國有新華書店又面臨著不同的境遇。作為國家文化改制試點單位的新華書店,享受免征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及房產稅等6大稅種的稅收優惠政策。正因為享受如此待遇,新華書店在實體書店所遭遇的嚴冬中才得以安然存在,而民營實體書店則遭受巨大沖擊。
減免增值稅部分
近年來,萬圣書園、西西弗書店、學而優等民營書店在讀者中已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梢灶A期,如果讓民營書店從沉重的稅收中解脫出來,不但對實體書店的存續有意義,也能促進國有新華書店改革的步伐。據何彬透露,即將出臺的減免稅收政策針對的將是增值稅部分。經大量調研考察,稅負、特別是增值稅部分是各民營書店很大的一塊支出,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對實體書店銷售實行的則多為低稅率甚至零稅率。據悉,目前相關政策文件正在報批中,將在近期出臺。
據悉,目前上海、杭州等地已設立了對民營書店的專項扶持資金。希望在不久的未來,實體書店能在政策上獲得更大的支持。
又訊2013上海國際印刷周昨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展會全面展現行業轉型新貌,觀眾可以看到1∶1全真3D打印龜茲洞窟、數字印刷和綠色印刷的最新應用;了解印刷業的最新趨勢。其中,印刷周主論壇邀請了來自政府部門和出版、印刷、發行單位的嘉賓,圍繞"出版物成本控制"和"創新服務與發展"兩大主題進行深入交流。
上海國際印刷周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與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至今已成功舉辦5屆,影響力不斷擴大,已成為全國唯一以展示印刷企業和印刷產品為特色的展會。本次印刷周匯聚了全國數百家印刷龍頭企業,主辦方將為實現出版和印刷的對接搭建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