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乳業的反壟斷調查正在擴大到整個產業鏈。繼對乳制品原料供應商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進行調查后,昨天獲悉,國家工商總局也透露已對全球最大的液態食品包裝系統供應商之一利樂公司進行立案調查,認為其涉嫌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對此,利樂中國方面也證實,正在配合調查。
國家監管部門對乳業反壟斷調查正在擴大到整個產業鏈。上周三,先是國內最大的乳制品原料供應商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被納入反壟斷調查名單,隨后,液態奶最大的包裝材料供應商利樂公司也被立案調查。
日前,國家工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茂對外透露,現已對包裝巨頭利樂公司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予以立案,目前正組織20多個省市工商機關進行相關調查。利樂中國也證實,該公司“接到國家工商總局的要求,提供利樂公司在華業務的相關信息。”,該公司有關人士稱,該公司將繼續積極配合國家工商總局的相關工作。
利樂中國公司是目前國內液態奶包裝行業中市場份額占絕對優勢的企業,據王丁棉介紹,目前無菌包裝的整體市場容量約1100億包,其中利樂公司提供的包裝數量在600億包左右。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也表示,現在市場上約有50%—60%的產品使用利樂公司包裝,包括液態奶、飲料等。
據媒體報道,在工商總局2005年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要使用瑞典利樂的罐裝機,就要購買瑞典利樂的紙質復合包裝材料……其上游行業中的企業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該文章中還指出,在中國,乳品包裝占了銷售成本的40%。這就意味著,消費者每買一盒液態奶,實際上有4成的費用都在“買包裝”。
王丁棉稱,他十年前就曾質疑過利樂的做法,“利樂不僅市場份額高,甚至生產線都不能兼容,在它的設備上只能使用它自己的紙張生產。”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王曉曄曾公開預測,如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利樂可能被處以上一年度市場銷售額的1%以上、10%以下的罰款,“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比如不公平地抬高價格、不公平低價購買、掠奪定價、搭售等,如果行為人的市場份額特別大,可能就違反了反壟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