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紙箱價格暴漲下,“共享快遞盒”開始爭奪紙箱廠利潤!

        發布日期:2018-04-11  來源:《環球》雜志  瀏覽次數:1768
        核心提示:前段時間,在業主簽收快遞后快遞員會將黃色塑料快遞盒折疊起來,變成一塊塑料板,帶回倉庫重復使用。這便是自2017年“雙十一”以來廣受關注的“共享快遞盒”。

          前段時間,在業主簽收快遞后快遞員會將黃色塑料快遞盒折疊起來,變成一塊塑料板,帶回倉庫重復使用。這便是自2017年“雙十一”以來廣受關注的“共享快遞盒”。它的竄紅并非偶然,而是戳中了快遞業的環保痛點。蘇寧、京東、菜鳥等平臺逐步推出新型共享快遞盒,因為此前傳統瓦楞紙箱的價格上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周轉箱在快遞業的應用是一種必然趨勢。那也勢必會壓縮紙箱行業的利潤空間!

          快遞紙箱難回收問題日益突出

          伴隨著電商行業的高速發展,中國快遞業務市場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僅“雙十二”全天,郵政企業、快遞企業就共攬收快遞包裹2.43億件,比2016年同期增長38%;而在11月11~16日期間,全行業攬收的快遞包裹的數量則達到了14.96億件,同比增長33.6%。

          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副院長朱磊指出,增長速度快、業務體量大是快遞行業最明顯的兩個特點,而隨之帶來的問題是,包裝物料使用量相當驚人。

          通常,快遞行業使用的包裝物料分為運單、封套、紙箱、塑料袋、編織袋、膠帶和緩沖物七大類。以紙箱和塑料袋為例,紙箱使用量占到快遞總業務量50%左右、塑料袋占40%左右。在透明膠帶方面,中國平均每件快遞的用量是0.8米,透明膠帶不僅本身為不可降解材料,還在客觀上造成了紙箱與塑料難以分離,提高了回收成本。

          為了多爭取一些“好評”,減少和避免商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商家在快遞包裝上通常都是“寧多勿少”。于是,海量的快遞垃圾就這樣產生了,而且體量越來越大。

          那么這些瘋狂的快遞盒,該去往何處?回收利用或許是最可行的方式,廢棄快遞盒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廢紙分會數據,每一噸廢紙回爐化漿能生產0.8噸的再生好紙,可以節約17棵樹或1.2噸的標準煤或者600度的電。

          然而,快遞廢棄包裝的回收在現實中遭遇尷尬。

          “快遞包裝產生的紙箱盒或者袋子很難回收。”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一方面,消費者缺乏環保意識;另一方面,快遞盒回收不是強制任務,快遞員往往缺乏動力。最近幾年,雖然中通等企業嘗試過一些回收舉措,但都收效甚微。

          朱磊介紹,“目前我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實際回收率不到10%,這些包裝大多被直接送進垃圾場填埋,給城市環境帶來非常大的壓力??梢哉f,我國包裝物的總體回收率不到20%。在一些發達國家,紙板類包裝物回收利用率達45%左右,塑料類包裝物回收率則在25%左右。”

          蘇寧、京東、菜鳥等平臺紛紛推出新型共享快遞盒

          隨著快遞包裝造成的浪費和污染問題的凸顯,各部門協同推進綠色物流。

          2016年7月,國家郵政局下發了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包裝物料,基本建成社會化的快件包裝物回收體系。

          2017年11月,國家郵政局、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要實現的目標——到2020年,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提高到50%,基本建成專門的快遞包裝物回收體系。

          此外,電商也開始試水綠色物流。2017年“雙十一”期間蘇寧易購用塑料快遞盒替代常用的瓦楞紙箱,讓“共享快遞盒”概念著實火了一把。近期,2.0版的新“共享快遞盒”也正式進入市場。

          “新版共享快遞盒輕便易用、表面剛度高、抗劃痕、柔韌性好、不容易開裂,可有效循環使用60次以上,成品單次使用價格比紙箱低30%以上。”蘇寧物流業務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新版共享快遞盒還融入了智慧物流的理念。在循環回收系統設計上,實現了入倉、分揀、包裝、配送、回收的全流程在線,每個箱體碼就是唯一的身份證,可以實現動態的盤點和回收管理。

          據悉,新版共享快遞盒首批在北京和杭州兩個城市共投放五萬個,計劃今年在全國范圍內投放20萬個。新版共享快遞盒在北京、杭州首先投入使用兩種尺寸,用于3C數碼產品、母嬰、快消易碎品在上門簽收、自提配送的投遞。

          此外,在物流商品安全性方面,共享快遞盒設置了一個一次性部件——“環保封箱扣”,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商品安全,消費者可以通過封箱扣來確??爝f盒在運輸過程中沒有被打開過。商品取出后,快遞盒交由快遞員折疊帶回快遞點,再循環入倉。而這個一次性封箱扣還是由麥稈纖維制造,可以實現自然降解,保障了共享快遞盒對自然環境的零污染零破壞。

          除了蘇寧,京東也推出了循環包裝袋,用抽拉繩完成包裝袋密封,消費者到京東自提點帶走商品后,包裝袋會由配送員回收并送回倉儲,在再次打包時使用。目前已經在配送環節投入使用了數千個循環包裝袋,未來還計劃投用上百萬個。而京東物流在全國自營冷鏈B2C配送使用保溫周轉箱,可循環200次以上,代替一次性EPS泡沫箱。

          菜鳥則在2017年“雙十一”期間,聯合物流伙伴和商家推出20個“綠倉”,從這些“綠倉”發出的包裹,使用的是免膠帶快遞箱和可生物降解的快遞袋。

          實際上,這場變革對于快遞行業、電商和消費者來說是多贏的。因為,此前傳統瓦楞紙箱的價格上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瓦楞紙在2017年價格暴漲了七成。由2016年10月14日的3105元/噸漲至2017年10月的5300元/噸,上漲約70.7%。

          另一方面,由于環保新政的實施,國內紙箱廠從2010年的3300多家減少到目前的2000家左右,供應減少了,需大于供,價格自然上漲。此外,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禁止洋垃圾入境 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明確在2017年年底前禁止進口未經分揀的廢紙。

          對于體量較大的電商平臺來講,多數可以從內部消化瓦楞紙箱采購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暫時不會通過商品漲價的方式緩解壓力。但如果瓦楞紙箱采購價格持續上漲,這部分價格壓力未來仍可能傳導至商品價格。

          長期使用周轉箱的成本比使用拋棄式紙箱的成本低

          業內人士指出,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的模式主要有3種:輕量模式、回收模式、周轉箱模式。共享快遞盒模式屬于后者。周轉箱模式指不管送什么類型的貨物,都只進行簡單包裝,全程使用周轉箱,如此便可避免大量的包裝損耗。此外,根據周轉箱在快運、同城外賣配送等物流場景中的廣泛運用經驗來看,長期使用周轉箱的成本比使用拋棄式紙箱的成本低。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周轉箱在快遞業的應用是一種必然趨勢。

          盡管共享快遞盒為快遞行業保護環境和資源節約提供了一個可選方案,但是未來能否引領快遞行業進行綠色變革還有待觀察。

          目前來看,共享快遞盒還有許多局限性,快遞盒只針對3C數碼、母嬰、易碎品三類商品投放;2.0版本的快遞盒首次推出只有兩種尺寸可選;快遞盒需要客戶當面簽收后帶回;快遞盒的運輸配送還只是城市間配送,例如北京用戶收到的共享快遞盒是北京倉發出的,南京用戶收到的共享快遞盒是南京倉發出的。

          從企業公布的數據看,蘇寧共享快遞盒累計流轉825000次;菜鳥稱,“雙十一”近1000萬個快遞紙箱得到回收。然而,相對于“雙十一”15億件的快遞量,這些“綠色快遞”顯得“杯水車薪”。

          “單2017年9月份全國就完成快遞業務36億件,對這個量級的快遞包裹普及循環快遞盒,短期內很難做到。從目前來看,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還處于初級嘗試階段,綠色包裝材料的應用也并未普及。”中物聯金融委咨詢中心副主任、現代物流報副主任研究員郭蘇慧表示。

          共享快遞盒的進一步普及和推廣仍面臨一定障礙。楊達卿表示,共享快遞盒面臨幾個繞不過的客觀問題。第一,共享快遞盒的型號單一與商品多樣化之間的矛盾需要協調。例如商品種類繁多,大小不一,所需的包裝材料不一,如何做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是一個難點。第二,共享快遞盒回收體系建設也需要探索。例如,目前,快遞大多被送到社區驛站或代收點,應探索如何形成快遞商與代收點的回收體系。

          “共享快遞盒在重復使用的過程中難免出現污染,清潔也將成為一個問題。”郭蘇慧認為,后續使用過程中還會出現配送人員增加操作流程、產生運營成本等一系列問題。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認為,“從共享經濟的角度來看,共享經濟強調邊際利潤遞增而邊際成本遞減甚至趨近于零,但共享快遞盒的回收成本高、回收效率卻較低。”

          劉大成還表示,塑料袋、膠帶目前還是價格低廉且使用方便的包裝材料,在強制性政策難以波及的場合中,賣家更樂于采用這些價格低廉的產品。

          楊達卿說,僅從物流環節推廣綠色包裝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減少快遞污染,需要調動商家、平臺以及物流全流程的積極性,在源頭端減少過度包裝,推廣可降解包裝材料。同時,要提高消費者環境意識,認真落實垃圾分類。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