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開工后,山鷹、玖龍、理文先后對原紙進行提價,漲幅在200元/噸左右。很快多個紙廠緊跟漲價步伐,都進行了提價。
新接的漲價通知:
晨鳴紙業:自3月26日起,我司白卡銅板卡產品在目前價格基礎上上調200元/噸。
廣州造紙實業有限公司:自4月1日起,我司新產品(各等級)產品價格在原供應給貴司價格的基礎上上調人民幣價格200元/噸。
漲了那么久,為什么還在漲?
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看,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同時價格的波動是由供求關系所引起的。這樣就很清楚了,價格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價值,一個是供求關系。
一、紙廠供不應求
三月進入文化紙的傳統旺季,秋季教輔教材備貨開始,2018年相比2017年出版社訂貨有提前,原因是2017年漲價太快,很多出版社訂不到貨。部分出版社1月已經與紙廠簽訂供貨合同,3月進入集中供貨期,出版的訂單分流了大部分產量,社會訂單供應不足。紙廠出現供不應求,用提價來平衡銷售。
二、主流紙廠的庫存低位
2018年春節于2月底結束,部分紙廠春節期間發貨不暢,導致庫存增加,不過庫存紙基本都是有訂單的紙,只是物流影響無法發貨,春節過后,物流逐漸恢復,工廠庫存半個月已經重新下降到低位,目前文化紙廠家庫存基本降到15天左右。
三、經銷商庫存不高
年前紙廠通過補貼經銷商以及2月漲價未落實的形式讓利給經銷商,經銷商的價格倒掛得到緩解,節前經銷商珍惜現金流,觀望情緒濃厚,節后開始補庫,然而3月紙廠宣布漲價,由于供不應求紙廠開始控制訂單,經銷商一時很難大量補充庫存,庫存維持在一個月左右的低位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