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自然有行業發展的原因。趙元分析,印刷行業已從20年前的黃金時代轉變為現在的微利時代,如果行業利潤不能支撐一定水平的話,那它對人才的吸引力就變弱了。他舉例說,上世紀90年代廣東地區一個海德堡機長的月工資達8000多元,20年后還是那么多。據記者調查,在北上廣就業的印刷專業畢業生起薪通常在每月2500元~3000元,并且“技工轉正后比研究生還高”,而成為機長后一般都在七八千元,待遇還是相對不錯的。
解決之道 簽協議定向培養 供信息優化服務
如何能招到更多生源?怎么吸引優秀考生?各大印刷專業院校紛紛使出高招。
印刷技工需要很強的動手能力,多數印刷專業學生在畢業時就拿到了職業資格。童浙波表示,廣東省新聞出版技師學院很重視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學校超過一半的課程有實踐課,還有很多專題化的項目要在實操中完成”。張華告訴記者:“學校在專業學習上花了很大力氣,學生從大一進校就有基礎認知學習,學習數紙張、調墨等基礎技能,獲得印刷初級工證書。大二就讓學生去印刷廠等相關單位實習,專業老師也會去。大三引進職業技能培訓和考試,考取中級工證,好的還可以考高級工,更好的有預備技師培訓。”
江西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開始給企業訂單式培養人才。去年,該校和江西新華印刷集團簽訂了定向培養大專生的協議,每個學生3年1.5萬元的學費由企業支付,學生畢業即成該集團員工,實現畢業即就業。今年,該校又和蘇州明揚彩色包裝印刷有限公司簽訂了這樣的定向培養協議。
不少學校還很重視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就業服務。上海版專建立了一個藍卓移動校園平臺,嘗試給學生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就業信息服務。張華告訴記者,學校的老師可以通過該平臺發布招聘信息,學生可以通過手機接收到相關招聘信息。她說:“對于大三在外實習、上網不便的學生來說,這個就業信息平臺更方便。”
北京印刷學院也開展了個性化的就業服務。趙元說,對于一些想回地方工作的學生,學校通過校友會為其聯系工作。下一步,學校將在全國各地開發20個聯系點,每個省找兩三家企業建立長期聯系,推薦更多的學生到各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