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月23日,國家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綠色制造名單,其中綠色工廠208家、綠色設計產品53種、綠色園區22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4家。廣東省有23家企業入選綠色工廠,其中,廣東省造紙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東莞建暉紙業有限公司入選“國家第二批綠色工廠”,是廣東省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造紙企業。
廣東省東莞建暉紙業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投資興建,專業生產高檔單面涂布灰底白板紙和環保牛皮箱板紙,產能位居全球前列。主導產品牌涂布白板紙和環保牛皮箱板紙自投放市場以來深受中外客戶一致好評。近年來榮獲“廣東省著名商標”“廣東省名牌產品” 以及“廣東省優秀清潔生產企業”、“東莞市環境友好企業”、“粵港清潔生產優越伙伴(制造業)標志”等稱號。涂布白板紙車間、電熱車間和污水處理系統也成為清潔生產的工廠示范項目。
從建立起,建暉便立足于長遠發展,十分注重企業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建成了與現有生產線相配套的大型環保處理系統。董事長黎桂華表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一直深為公司重視,“減污降耗,改善環境,科學管理,持續發展”是公司的管理方針。“綠色造紙,節能降耗,持續發展”也是公司的環保理念。
環保建設
東莞建暉紙業有限公司自備電廠3臺燃煤機組,投資5000萬購買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環保處理設備,開展環保、可持續發展經營模式。其中脫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脫硝采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除塵采用布袋除塵法,污染物排放達到《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的標準,二氧化硫排放濃度:200mg/m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200mg/m3,煙塵排放濃度:20mg。
同時采用國際先進的生物處理技術,建造與生產線相配套的大型污水處理系統,污水日處理能力達70000噸; 污水也經過處理系統后均在深度處理系統中,廢水自流進入回用水集水池。并專門配備除塵脫硫系統的潔凈循環硫化床燃煤鍋爐,除塵效率達99.6%,有效降低大氣污染。公司工業三廢均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在傳統造紙行業的基礎上開辟了一條嶄新的綠色發展之路。
隨著公司對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不斷地投入資金,對污水處理系統設施進行更加完善和穩定排放為準則,COD排放量從2013年的366.2噸/年下降到2014年的355.4噸/年,氨氮從9.12噸/年下降到1.46噸/年懸浮物從128.5噸/年下降到121.71噸/年。在廢物利用的過程中,不斷促使資源的流通和循環,還節省了運輸、再生產的各種成本,這是符合經濟學原則的重要舉措。此外,建暉積極開展對汽輪發電機背壓機組、紙機涂布熱風箱、鍋爐的節能改造和污泥深度干化處理工程的清潔生產改造項目,進一步提高了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建暉紙業公司排污信息
有效監管
除卻利用高新技術有效地節流,建暉施行的防范措施同樣值得同行借鑒。一方面引用東莞本土企業“綠巨人”針對綠色制造研發的智能系統實行企業自行監測,該信息化能管系統能在污染排放物達到設定上限時,就會自動報警,實現在線監測和管理;并能依據工廠實際情況量身提供能源診斷,節能方案設計、工程實施、信息化能管系統的建設、能源運營等全過程節能服務。另一方面,公司制定企業自行監測方案并將排污信息公開化將煙氣排放數據已與環保局實時聯網,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綠色生產
綠色生產是未來工業發展的趨勢,循環利用資源是發展路徑。而綠色工廠是綠色生產的實施主體,側重于生產過程的綠色化,主要通過采用綠色建筑技術建設改造廠房,預留可再生能源應用場所和設計負荷,合理布局廠區內能量流、物質流路徑,推廣綠色設計和綠色采購,開發生產綠色產品,采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末端治理裝備,淘汰落后設備,建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機制,推動用能結構優化,實現工廠的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