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中國瓦楞紙包裝產業將來的整體發展趨勢,“看外、看內”,看外-歐美日等包裝業的演變歷程,看內-目前整個中國包裝行業的生產能力,早已超過了市場需求。即便如此,包裝行業仍然一個前景廣闊的產業。如何在這個市場環境中存活下來,并取得長足發展,是很多業內企業當前需要認真面對和考量的問題。首先是在未來的三五年時間里,企業必須順應行業變化,及時作出調整,使得企業健康地存活下去,然后才是厚積薄發,只要企業做好充分的準備,肯定會有騰飛的時刻。
時代與行業在變化,紙箱企業必須減員增效
綜合來說,隨著中國瓦楞紙箱行業的繼續發展,行業在變化,時代在變化,未來整個市場基本上會由三種體系的企業類型構成:首先是具有強大規模效應的集團戰略化大型企業,如目前國內的合興包裝、美盈森、濟豐集團、裕同、勝達集團等這類企業在做好現有子公司的同時,還在不斷擴大企業規模,有目的地選擇新建生產基地或目標企業進行進一步拓展和合作等;其次是大型的造紙企業,逐漸向中下游延伸,如玖龍紙業、榮成紙業、山鷹紙業、世紀陽光、景興紙業等除了自身擁有強大的的造紙基業之外,還擁有一定數量的紙箱企業,并仍在向下延伸擴張;再是裝備實力雄厚,人員穩定,客戶關系網強的優質單廠,這類企業在各省市內也是不枚勝舉,基本上多個區域都有代表性的地域性龍頭企業。
但無論是集團化的企業,還是單一化的標桿企業,未來都必然要走的一條路就是減員增效,未來的企業不是靠裝備的提速去迎接市場,而是要靠裝備的能級和企業人員的占比,包括系統化、信息化的數據管控,去贏取市場的最終機會。
對于國內為數眾多的三級廠來說,真要活下來,要么成為一家效能型的三級廠,要么成為一家差異化的三級廠,而且現在包括環保、土地、稅收、經營等各方面都給三級廠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壓力,未來的部分三級廠可能訂單會逐漸轉移到二級廠,三級廠的老板成為貿易公司,或者大型集團公司的編外銷售等。另外,一些原本規模較大的三級廠,繼續在企業管理與經營、技術創新與工藝革新等方面具備企業自身特色,將來的發展也會非??捎^。紙箱企業真正要想做好,第一的就是要擁有足夠的人才儲備;第二就是要有適合企業和行業發展的發展戰略和管理目標;第三就是要有執行力和可行性。
總體而言,想要在未來的市場中生存下來,并獲取長足發展,瓦楞紙箱企業必須要做到“三個看清楚”:
一是看清政治導向和行業特性,不然就會很盲目;二是看清企業自身,也就是企業的基礎,不然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三是看清內心向往,企業能否有一個很好的明天,至關重要的就是投資者、公司主要管理人員的內心向往,做實業就需要耐心、恒心和信心。
聯線生產不僅符合行業發展規律,更能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從目前的行業和企業情況來看,現有工廠的單機儲備量已經超支,中國紙箱行業深陷用工多、受制于后道加工、效率提升等困境中。一方面,企業自身的成本支出越來越多,如土地、稅收、環保、人員工資,以及當前不斷跳躍式的原紙價格波動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另一方面,來自下游客戶端的壓力,如客戶所提出的物廉價美的產品包裝等,這兩者本身就構成了一組矛盾。
那么在未來,我們國內的瓦楞紙箱企業應該如何改善或者改變當前的這種情況呢?
來看幾個歐美及日本的優秀案例:首先看一家歐洲典型的優秀紙箱廠:
該公司占地面積約47655平方米,員工人數為180人,其中生產員工135人,共分為3個班組,每組45人,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24小時(3班),月產能為1500萬平方米,其中紙箱占比75%,紙板占比25%,人均年產能為100萬平米。
其設備基本情況包括了:1條月產1500萬平米的2.8m幅寬高速瓦線、3條固定式印刷折疊粘箱聯動線、2臺印刷開槽模切機、1臺大尺寸開槽模切機、2臺全自動平壓平模切機、1臺全自動釘箱機、1臺全自動粘箱機,以及整廠自動物流傳輸系統,運行管理方面則采用了ERP生產管理系統和MES管理管控系統。
再來看一家日本典型的優秀紙箱廠:
該公司占地面積月16133平方米,廠房面積約9466平方米,員工人數為65人,其中生產員工42人,共分為2個班組,每天從早上8點生產到晚上8點,共計12小時。該公司月產能達到了600萬平方米,紙箱占比60%,紙板占比40%,人均年產量為110萬平方米。
其設備基本情況包括:1條1.8m幅寬的高速瓦線,1條固定式四色印刷折疊粘箱聯動線、1條開合式二色印刷折疊粘箱聯動線、1臺開合式三色印刷模切機、1臺全自動平壓平模切機,以及整廠自動物流傳輸系統,運行管理方面則采用了ERP、MES和CNC操控系統。
這兩家企業盡管在廠房面積、月產量和員工數量方面存在一些數據方面的差異,但在人均年產量方面,均超過了100萬平方米,之所以能達到這種產量,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這2家企業都采用了聯動的生產模式,一是后道加工設備的聯線整合,也就是把把印刷、開槽(模切)、折疊粘箱(釘箱)、計數堆疊、打包、碼垛這些眾多的生產環節在一條生產作業線上自動完成;二是整廠的聯線作業,即通過ERP系統、前后道生產裝備自身的CNC等操控系統,并結合MES智能制造系統實現了整廠自動化、信息化的生產運營。
這種聯線生產模式的優勢與目的是節約場地成本的投入(如土地和租金等)和減少生產環節的投入(如設備和人員等),以機械代替人工、以智能代替技能、以整線代替單機,真正實現“減員增效”最終解決企業家們當下的困惑,為企業在微利時代創造更多的價值及生存空間。
歐洲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使用印刷折疊粘箱聯動線,開創了瓦楞紙箱聯線生產之先河。之后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瓦楞紙箱包裝企業陸續使用并延續至今,而中國在5年前才開始逐漸認識,個別企業(集團)陸續開始使用。在國外發達國家和地區,95%以上的瓦楞紙箱企業使用聯動線,而在中國的瓦楞紙包裝行業,95%以上的規模性企業沒有聯動線,但兩個方面已經明確告訴了我們未來紙箱企業所面對的趨勢和方向,首先這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次這也是紙箱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我認為,未來的瓦楞紙箱企業,自動化、信息化、數據化通路,自動化的裝備和物流是關鍵,必須將生產、經營和管理各方面的環節全部打通,設備不一定要很多,但效能一定要高,流程要順暢,包括生產、物流,以及設備前后道的銜接與過渡,ERP系統還遠遠不夠,真正具備競爭力的企業必須具備MES系統,將生產數據和企業設備真正實現一體化,使之成為整個企業的大數據,而這也將成為紙箱企業真正的競爭力,從而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