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漲價洪水抵達消費端,中小企業將率先被淹沒

        發布日期:2018-01-08  來源:包裝地帶  瀏覽次數:1376
        核心提示:人工上漲,地租上漲,稅費上漲,原料上漲,物流費用上漲,融資成本上漲,市場萎縮,去產能,環保運動,總有一件利器把你刺傷滿身是傷。

          摘要:人工上漲,地租上漲,稅費上漲,原料上漲,物流費用上漲,融資成本上漲,市場萎縮,去產能,環保運動,總有一件利器把你刺傷滿身是傷。

          經歷了2017年最瘋狂的原材料上漲和最慘淡的第四季生產旺季之后,每一個中小企業老板都深感壓力山大……。展望剛剛開始的2018,大家都希望今年原材料價格平穩,出口和內需復蘇,不然日子將非常難過!

          然而,該來的始終要來,歲末年初之際,食品、飲料、白酒、啤酒等消費品價格紛紛上漲。在這沸騰的經濟環境下,有多少企業能夠熬過致命的2018呢?

          漲價洪水抵達消費端

          盡管需求不足導致消費品很難上漲,但經過一年半的苦苦支撐,下游的消費品行業終于抵擋不住洶涌的漲價洪水,紛紛傳出漲價的風聲。

          啤酒紛紛漲價

          近日,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紛紛發布調價通知:

          華潤雪花調價通告:由于人工、運輸費用等經營成本增加,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司將對部分產品價格進行上調。

          青島啤酒通告函: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運輸費用增加、環保稅開證等原因,生產成本增加。為了確保為您繼續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自20018年1月1日起,我司對部分產品價格及費用進行調整。

          白酒一線率先漲價,二三線齊齊跟進

          近期茅臺價格上漲也拉升了白酒整體價格的天花板,二三線品牌白酒開始齊提價,增長了企業利潤空間。

          2017年12月28日,貴州茅臺(600519)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自2018年起適當上調茅臺酒產品價格,平均上調18%左右。同一月,五糧液(000858)再次提價,零售價格調整至1099元。水井坊(600779)宣布上調旗下部分產品的建議零售價和建議整箱團購價,調價后,水井坊典藏系列零售價已直逼五糧液。

          一線白酒的提價,帶動了二線白酒的漲價風潮。劍南春、汾酒、水井坊、洋河大曲、今世緣(603369)、金徽酒(603919)等二線白酒,很快捕捉到了一線白酒漲價帶來的新機遇,紛紛啟動了漲價。

          此外,青春小酒代表性品牌江小白也對旗下100ml/瓶和300ml/瓶兩種規格的產品進行提價,加入了名酒漲價潮的陣營。提價幅度為2-10元/瓶。

          白糖包材漲價推動食品價格上漲

          近日,網上熱傳多家食品企業告知經銷商的提價函,涉及達利好吃點、沃隆每日堅果等知名品牌。

          2017年12月5日,達利食品集團發函稱,針對好吃點香脆、高纖系列,升級包裝進、原材料、工藝,提高口感和質量。青島沃隆食品有限公司也于12月11日發函,指出由于近期原材料大幅度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將對沃隆每日堅果系列產品進行適時調價3%-5%。

          除了上述企業,原屬于徐福記旗下的奇歐比品牌已變身為雀巢奇歐比,在配方、口味和包裝方面進行全方位升級,總體價格也上調約10%。

          根據有關方面調查,此輪漲價與白糖、包材等成本價格上漲直接相關,飲料、烘焙、方便面、休閑食品等行業首當其沖。

          改革開放后五次大通脹回顧

          對升斗小民來說,通脹意味著財富的縮水和生活壓力加劇,特別是一些背負著房貸、車貸、養老、教育、醫療壓力的家庭或個人,通脹會讓他們倍感壓力。但對高居世界第二的中國經濟體來說,通脹真不是什么新鮮事,因為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發生過多次的通脹危機。

          第一次通脹(80年代初)

          文革結束后,中國百廢待興,政府大力推進令十億人歡欣鼓舞的“四個現代化”。無奈囊中羞澀,中國根本沒有錢搞建設。以外匯儲備為例,1978中國外匯儲備僅為1.67億美元,隨后一年中我國大量進口國外機器設備,結果1980年外匯儲備為-13億美元。1979~1980年政府財政赤字都達170億元以上,不得不增發貨幣130億元來彌補國庫虧空。最終導致總需求增長過快,物價迅速上漲(達7.5%),國民首次見識了通脹的威力。

          第二次通脹(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了如火如荼的經濟建設,鄉鎮企業雨后春筍般地在全中國各地涌現出來。90年代初,國家允許商品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自由定價。投資的迅速擴張,和增幅達35%以上的貨幣供應量,加劇了當時舊有價格體系和經濟結構中不合理因素,于是又使通貨膨脹再度爆發。據統計,1988年的零售物價指數達到18.5%,1993年,國內的通貨膨脹率為13.2%,通貨膨脹高峰在1994年,當年的通貨膨脹率達到21.7%。當年財政價格補貼高達319.6億元,商品供求差額為2731.3億元。中央迅即做出反應,召開會議整頓經濟秩序。

          第三次通脹(2008-2012年)

          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力推4萬億刺激,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此后,中國M2開始撒腿狂奔,大量的貨幣超發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同時,中國在沿海地區出現民工荒,工資成本迅速上升,推動商品價格上漲。由于此一階段中國經濟處于歷史最為健康的水平,加上房地產的蓄水池作用,未對老百姓的生活造成顯著影響。

          第四次通漲(2018~)

          2016年9月以來的原材料瘋漲,上游材料企業和中游工業品行業及貿易商充分利用供給側改革下的監管疏漏,原材料被哄抬到難以承受的高位。據一些知情人士透露,在電子元器件瘋狂上漲的時期,有的貿易商一個月凈賺一億。在紙包裝行業,中間廠商屯積的原紙,一個月凈賺千萬之巨。進入2018,這些賺紅了眼的廠家正在磨拳擦掌,伺機掀起材料漲價狂潮。但與2009年內需大爆發拉動物價上漲不同,這一次則是供給側改革推動上游原材料上漲,因此,此次通脹將更為兇險。

          中小企業面臨殘酷洗牌

          從2008年開始,中國經濟首次出現產能過剩,并迎來最好的調整機會。然而,此后十年,在4萬億經濟刺激下,中國在房地產和鐵公基方面投資巨大,窒息了中小制造業的生存空間。

        ▲中美制造業成本對比

          近年來,房地產對內需的影響逐漸顯露出來,被房地產套住的居民越來越拿不出錢來消費。而制造業成本趕超美國、環保整治持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強勢回升,部分外資企業撤離,又大大削弱了中國的出口。隨著漲價逐漸傳導到消費端,出口和內需還有可能繼續下滑,處在產能過剩與低價競爭雙重夾擊中的中小制造企業將迎來致命洗牌。

          2018年,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出口配套行業,快消品行業和紡織服裝等行業都可能是洗牌最劇烈的行業。人工上漲,地租上漲,稅費上漲,原料上漲,物流費用上漲,融資成本上漲,市場萎縮,去產能,環保運動,總有一件利器把你刺得滿身是傷。而那些議價能力不強、環保難達標、現金流短缺的中小企業將耗干最后一滴血。

        ▲一年更比一年難

          碼字到這里,想到近來街頭越來越稀少的人群,內心難免一陣陣悸動。言多必失,包小編也不便多說什么了! 就給您拜個早年吧,預祝大家安然度過最困難的2018、2019。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