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年報》報道,隨著紙質圖書價格上漲,讀者有可能轉而選擇電子書閱讀。
這幾個月,出版社那里一點都不平靜,因為他們隔三差五就會收到造紙廠發來的漲價函。從去年至今,紙價已經漲了一年,而且是飛漲。飆升的紙價,讓靠紙“吃飯”的出版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圖書價格上漲也是在所難免。在這種情況下,出版社對于圖書銷售的心態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尤其是對于即將到來的“雙十一”。
圖書價格看來是真的要漲了
受到整個政策環境的影響,紙張價格從去年開始一路上漲。今年9月廢紙價格與去年相比,同期上漲約140%。這一點對出版社來說感覺最為明顯。據了解,很多出版社在1個月內可以收到造紙廠3份漲價函。難怪有出版人調侃說:“現在我們收調價函的姿勢比開發貨單嫻熟多了,對這種寫作題材的結構都能熟練掌握——感謝支持與厚愛、我們要漲價、請您準備好迎接下一封調價函。”
雖然現在很多出版社都涉足電子書出版領域了,但紙質圖書依然是他們的主業,所以紙價上漲對于他們圖書成本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這種影響已經發展到什么地步了呢?據北京開卷統計數據顯示,若保守估算,按照近期紙價10天提升10%的速度,再結合印制成本約占圖書總成本20%-25%的占比計算,6月定價72.78元的圖書,印制成本連續增長三個月約35元,圖書總價該大于90元(粗略估算)才能保持原有的利潤。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紙價不跌,圖書漲價看來是在所難免。出版過《百年孤獨》等書的著名出版商北京新經典公司日前已經明確表示,紙張價格上漲會導致公司生產成本上漲,公司通過提前備貨降低紙張價格的影響,也會增加圖書的售價。但是讀者未必會馬上看到漲價的圖書,因為圖書每一版的定價都是固定的,可以不斷加印,但一般不會中途漲價,除非走很嚴格的流程提價或者圖書推出新的版本。所以相比一個月漲三次的紙價,圖書的漲價會有滯后性。只是漲價已是必然趨勢。
出版社對于“雙十一”的心態變了
資深出版人李先生專做大部頭的古籍,而且采取網絡書店獨家銷售的方式,銷量很高。但他昨天對青年報記者說,紙價漲成這個樣子,他倍感壓力,已經開始尋求走流程漲書價了。走流程漲書價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比那些正在制作的新書,“我有一個朋友在做新書的過程中,因為紙價上漲,他已經將書價提高了兩次。但是新書可以直接提價,而老書要漲價都要走流程。”
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版社對于“雙十一”的態度正在發生悄然變化。說白了,是尤其不愿意讓老書參加“雙十一”的低折銷售。“新書參加‘雙十一’還好,畢竟是按照行情剛剛漲過價的。而老書還是原來的價格,印制成本卻已經飆升,如果還要低折銷售,那這不是要讓出版社喝西北風去嗎?”李先生對青年報記者說,所幸他的一部分古籍是在紙價上漲前印制的,成本暫未受到影響,所以他會參加“雙十一”,但其他老書就難說了。
青年報記者發現,在今年“雙十一”中,果然是新書打折的力度比老書要大。對于那些出版社來說,過去他們巴不得放在倉庫的老書通過“雙十一”快點銷售出去,清庫存,但現在他們分明有點戀戀不舍,因為“雙十一”賣得越多,他們可能虧得越多。
李先生認為,現在紙價一點也沒有停止上漲的意思,所以很多有實力的出版社已經開始大規模囤積紙張,明年書價會迎來一次大幅度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