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阿姨最近有點忙。家住宿城光華園小區的邵阿姨退休后主要在家做飯帶小孩,平常吃過晚飯都是看電視,但最近她改變了生活習慣,每天晚飯后要下樓到小區里“轉轉”,其實她的主要目的是——撿廢紙箱。“上周末我剛剛賣了一次紙箱,現在已經漲到一塊錢一斤了。”邵阿姨道,每到周末,樓下收購廢紙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連日來,皖北晨刊記者走訪宿城多家廢品收購站了解到,今年以來,廢舊報紙的回收價格每月都碎步上行,與去年下半年比較,廢紙箱每公斤回收價格已經翻番。可以說目前,從廢紙收購到紙箱廠,整個行業都身處“瘋狂”的漲價潮中。
【市場】廢紙箱最近很“瘋狂”
“剛裝修好房子買好家電,堆積一屋的外包裝箱,聽鄰居說品相好的紙箱價格都漲到一塊錢一斤了,我就趕緊整理出來,幸虧沒把這些廢紙箱扔掉,今天還賣了120多元呢!”10月25日,家住宿城拂曉一號的余女士正在新房打掃衛生,既處理掉了垃圾又有一筆小收入。
從事廢品回收27年的馬蘭城告訴記者,上半年廢紙箱的最高價每公斤不到1元,今年3月份開始上漲,現在已經翻番。“別小看這不起眼的幾毛錢,一斤漲幾毛,我們一天的量能達到上千斤,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馬師傅說,他每天用三輪車拉廢品,一趟能拉500斤,其中廢紙箱占一半。
馬師傅算了一筆賬:他每天一般拉三車,一共1500斤,大約有750斤是廢紙箱,與年初的價格相比,現在1斤廢紙箱按漲價0.4元計算,750斤就是375元。“現在廢紙箱行情好了,賣的人也多了,我拉貨的時候都優先拉廢紙箱,如果價格繼續漲的話,我會賺得更多。”馬師傅高興地說。
在宿城街頭,幾乎每個環衛工的三輪車里,都有些廢紙箱和礦泉水瓶子。“打掃衛生的時候看到地上有廢紙和瓶子,就撿起來放到車子上,等著賣廢品,甚至垃圾箱里邊的我們也找出來。以前的時候很便宜,也就兩三毛錢一斤,最近很貴了,一斤紙能賣到一塊呢。”在路口,一名環衛工人表示。
【調查】廢品回收站市民忙著賣廢紙箱
26日早上7點多,紡織東路附近一家廢品收購站已經開門營業了。住在附近小區的王大伯特別勤快,早早把地下室里堆積的快遞箱子捆好,用一輛小推車推過來。“我記得今年年初紙板箱只能賣三四毛一斤,聽說現在已經一塊錢了,就理好賣掉。”
“紙回收價確實漲了,有報紙、雜志、紙箱就趁現在拿來賣。”該廢品回收店老板王海英近來心情不錯。她說,今年六月份,一斤紙箱的回收價格在0.35元到0.5元之間,但從下半年開始,紙箱回收價就一路上漲,到這個月,廢紙箱回收一斤能賣到0.7元到1元,從來沒見像現在這么高,算是歷史新高了。王海英說,最近不少保潔阿姨、小區保安也成了回收店的??停谝酝?,小區內不少紙箱都是堆在過道,無人問津。
“去年和更早之前,紙箱的價格確實很低,不少回收站都堆積著大量的紙箱。”王海英介紹,紙箱價格上漲,不少“破爛王”高價賣出囤積的廢紙箱。今年轉手一賣,每一筆多賺個上千元并不難。
隨后,記者走訪了拂曉大道,淮海南路等多家廢品回收站發現,廢紙回收價格已經全面上漲。
【追訪】紙箱廠有單不敢接
通常來說,紙板箱被賣給廢品收購站,廢品收購站再銷往造紙廠、紙箱廠,最終傳導到終端產品,從上游到下游,一波轟轟烈烈的漲價潮襲來。
位于朱仙莊鎮的宿州永興紙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永斌告訴記者,進入造紙行業這么多年,就數今年價格漲得最猛。今年正月里黃板紙的收購價還只有每噸1000多元,現在已經2000多元,直奔3000元去了。
“制作紙箱的瓦楞紙2016年上半年價格在2300元/噸,現階段在5000元/噸,這種瘋狂在行業里非常少見。”陳永斌告訴記者,他們主要生產紙箱的重要原材料的瓦楞紙,價格今年以來屢創歷史新高。
陳永斌表示,現在他們進退兩難,供貨有些企業已經合作多年,之前簽訂的合同的價格現在已經虧損,只能硬撐著。“現在找來的新客戶,根本不敢接,只能盡量滿足老客戶的訂單需求。”陳永斌說,他上一次漲價的通知都還沒發給客戶,新一輪的漲價單則又來了。
來自卓創資訊大數據顯示,今年8月,國廢黃板紙均價2156元/噸,同比上調70.43%。來自中國紙業網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8日——9月10日,全國85家造紙廠最新廢紙報價信息中,有71家紙廠上調收購價,漲幅在50——300元/噸,而廢紙價上調幅度在100——300元/噸的紙廠共有41家。
【探因】紙價為何會如此高漲?
“我認為原材料價格攀升、供給減少、環保要求提高等,是造成今年紙價瘋狂上漲的主要因素。”陳永斌對記者說:“紙企原來需要通過進口廢紙作為原材料進行生產。由于國家對環保要求提高,廢紙進口受到限制,國內廢紙總量不夠,供需失衡導致價格上漲。”
除此之外,陳永斌還認為,許多小型造紙廠因為環保問題已被關停,導致市場上供應量急劇減少,而大型造紙廠掌握了定價話語權,以致于怎么提價、提多少價格讓下游企業無法還擊。
記者了解到,被送到廢品回收站的廢紙箱會初步分成新聞紙、黃板紙(紙箱紙)、書本紙,然后回收站會分別進行打包,發往不同的造紙廠制漿造紙。而造紙行業除了木漿,就屬廢紙這一造紙原料使用最為廣泛了,我國大約65%的紙張原料來自廢紙,過半廢紙靠進口。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2017年年底前,禁止進口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以及廢紡織原料、釩渣等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
一直以來,一些大型造紙企業依靠進口廢紙作為原料補充,國家一旦加大對進口廢紙的限制,國內各大造紙企業進口量必然減少。
除了紙價外,無論是回收,還是加工,各個環節中的人工成本的上漲也不容忽視,交通運費、人工費等都在上漲,這也助推了紙價上漲。陳永斌告訴記者,據他了解,這段時間就連廢品回收站的工作人員工資都漲了不少。
【影響】“紙箱危機”下電商備戰雙“十一”
反觀用紙箱行業,因紙價的不斷上漲,紙箱包裝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水果批發商周師傅說,目前市場上瓦楞紙紙箱基本是一單一價,不少商家在銷售水果時,要么盡量不提供紙箱,要么高價買紙質包裝箱。
接下來,雙“十一”眼看即將就要到來,作為下游電商,有不少電商已經積極開始進入紙箱囤貨的階段。
淘寶網站上的一家店主告訴記者:“就近幾個月而言,紙箱價格上漲很快。三四個月前,我們買過某款60×40×50厘米的紙箱,當時價格是6塊多,現在這款紙箱價格已經上漲到近11元。”
記者在網購平臺上查詢發現,紙箱的批發價格根據材質、厚度和大小的不同,價格也不同,最低的批發價0.1元每個,高的也有10元一個的。不過,記者看到,0.1元到0.3元價格的紙箱在網站上幾乎都處于缺貨狀態,商家也在公告中標注,由于去年9月份以來原紙價格一路飆漲,到目前累計漲幅超過35%,因此相應上調產品價格,后續價格調整視情況而定。
部分生活用紙上漲10%
上游價格變化自然會傳導至下游的日常生活。自4月份以來,受紙漿成本上漲壓力影響,全國市場各類紙制品價格“漲聲不斷”,生活用紙價格也聞風而動。
“我一直都是在這家超市里買紙,之前一種賣18.5元的紙已經沒有了,現在都是20多元以上的。比如這種廚房用紙,吸油效果非常好,之前我買的時候只要10元多一點,現在都已經16.9元了。”一位正在超市準備買生活用紙的黃女士向記者抱怨道。
記者在柜臺也看到,除了部分促銷的產品價格優惠幅度較大、比較便宜外,大部分產品的價格都超過20元。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多家超市了解到,從4月份開始,生活用紙的價格就出現上漲,只是因品牌多,加之每個品牌的產品檔次不同,漲價幅度也各有差別。在環城南路從事30多年紙品批發的郝大梅告訴記者,“近半年時間,生活用紙確實存在不同比例的上漲,個別品牌紙的漲幅還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