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環保無疑是整個制造業所遭遇的最大挑戰。換句話說,其最大的問題便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環境需要,政府日益提升的環境標準與制造業的環保水平之間的矛盾。”
在印刷和包裝行業,因為存在著被萬眾“瞪”目的VOCs排放問題,便成為全國各地方政府重點整治的對象。過去一年,印刷與包裝企業遭遇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挑戰。在很多地方,往往是企業剛剛達到了舊的環保標準,新的標準很快又登場了,讓企業的高額環保投資打了水漂。
環保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小編僅以印刷包裝業密集的浙江臺州路橋區為例進行說明。
早在今年6月,臺州路橋區政府就出臺了《路橋區印刷和包裝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減排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減排方案”)。按照規定,企業須在2017年11月30日前完成整治,做到達標排放,并出具整治減排監測報告。若未在承諾期內完成整治,自愿接受處罰或關停。
對當地印刷包裝企業來說,企業只有不到半年的整改時間。而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企業需要完成環評報告、三廢設計方案、“一廠一設”方案及各種驗收報告。且不說拿到這些報告需要大量的時間,動輒數十萬的環保設備也足以嚇退經營規模不大的廠家。
為了確保減排方案得到落實,路橋區發動了文廣新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分局、經信局、供電局、住建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國稅、地稅、國土資源分局、安監局和區級各新聞單位。無法達到整治要求的企業,將面臨吊銷印刷許可證、營業執照、停電、停水的處罰,而企業如果存在著非法用地、違章搭建、安全生產不合法、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企業負責人將可能被就地執法。在強大到令人窒息的政府面前,印刷包裝企業只有俯首聽命,努力達標,才可能活下來。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印刷企業都成為整治的對象,數字印刷企業因為不存在VOCs排放問題而免于打擾。此外,區環保分局將會同區財政局出臺資金補助實施辦法,對揮發性有機物整治減排企業和淘汰關停企業進行適當補助。
其實,臺州路橋區的環保整治僅僅是全國的一個縮影。放眼全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狠抓環保問題。環保標準之嚴,規模之宏大,主事官員規格之高,幾乎超乎所有人的預期。甚至可以說,印刷與包裝行業正在上演剩者為王的劇本,能夠活下來的企業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