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活日報》10月24日報道:前幾天山東濟南的廢紙箱一斤1.3元,能賣過3斤廢鐵,然而不到一周,已狂跌至0.3元?;厥丈谭Q,價格變化如同老天爺的臉,如此行情近10年都沒見過!有業內人士自我調侃:怎么和股市一樣,哪天剛囤了點廢紙箱,還沒有來得及出手,跌了,砸到手里了。看來以后廢品回收業成了高危行業,要沒顆能承受挫折的心臟,最好不要涉足!
上周起廢紙行情急轉直下:廢紙箱價一周跌得只剩零頭,從1.3元跌至0.3元/斤
家住山東省濟南市文化東路附近的李女士近幾個月攢了不少廢紙盒,她盤算著怎么也能賣幾十塊錢。10月23日,“破爛王”上門過秤后,卻只給了7塊多。“最近幾天紙箱子又跌了,現在一斤才3毛錢。”破爛王老張無奈地說,“前幾天,紙箱子還1.3元一斤,這沒幾天又跌到了3毛錢。”
老張介紹,2008年以后廢紙行情一直比較穩定,上下也就相差幾毛錢。然而今年中秋后,廢紙卻漲“瘋”了。“之前紙箱一斤也就五六毛錢,中秋節后沒幾天漲到了一塊三四。”老張說,平日收廢品一斤也就一兩毛錢的利潤,可那幾天一斤廢紙盒能賺四五毛,一天收二三百斤就有百十塊錢的收入。不過,上周開始,廢紙行情直轉急下。“也就一個周時間,紙箱從一斤一塊三跌到了3毛錢。”
漲得狠跌得更狠:回收點一天賠一兩萬,囤貨一兩百噸的賠得直哭
奧體西路附近有個廢紙回收點,老板娘何(化名)很慶幸,因為并沒有太多存貨。“前些年,廢銅、廢鐵行情大跌,很多人賠得傾家蕩產。”但廢紙行業價格一直比較平穩,何云沒想到,大漲大跌的行情也會發生。“前兩天一噸一天就跌400元,我走了一車8噸,賠了3000多元。”何云說,這幾天一噸廢紙盒已跌了1000多元,跌了近一半,最狠的一天一噸跌800元。
何云介紹,一噸廢紙送到紙廠也就賺不到100塊錢,可前兩天跌得太狠,多的時候一天就賠一兩萬。何云說,廢紙價格漲跌往往都是從南方紙廠開始,然后波及山東。“誰能想到前幾天廢紙都能漲到3000元一噸,比廢鋼鐵還貴,誰又想到漲得狠跌得更狠,聽說外地有些囤貨一兩百萬噸的,賠得直哭。”
快漲快跌啥原因?高價風險意識集中釋放導致
據了解,9月末到國慶長假期間,廢紙價格曾接連兩周下調,下調幅度為100-200元/噸。長假結束后,廢紙價格全面上漲,黃板紙一度達到3200元/噸,17、18日后山東地區出現斷崖式下跌。10月23日黃板紙報價為1700元每噸。
今年廢紙為何會大漲?據介紹,近年來環保嚴控逐漸常態化,落后小企業退出市場,產能縮減。同時,環保部今年5月暫停廢紙進口許可證審批。今年7月,中國正式向世貿組織提交文件,表示今年底開始將不再接收國外廢棄塑膠、紙類、廢棄爐渣、紡織品等。
分析人士稱,以往造紙廠等一些以紙板為原材料的廠家只能在國內市場進貨,導致廢紙品供不應求,價格隨之高漲。另外,近年來我國電商飛速發展,2016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已達26.1億元,導致市場對紙箱的需求不斷增加。
那為何行情又會急轉直下?卓創資訊分析師劉健認為,是高價風險意識集中釋放,導致短期廢紙到廠貨量供應猛增,紙廠只能降價采購,而反彈是因為7天時間,社會庫存幾乎出清,紙廠到貨量大幅減少,紙廠采購價格上調以吸引到貨。經歷本輪暴跌后,廢紙供貨商積極性明顯受損,需廢紙價格緩慢上漲來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