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視點 » 正文

        評論:紙箱漲價治不了快遞的過度包裝

        發布日期:2017-10-12  來源:齊魯晚報社  瀏覽次數:1770
        核心提示:網購踴躍,紙價飛漲。離“雙十一”還有一個月,不少賣家與電商平臺已經開始為包裝紙箱犯愁——快遞用瓦楞紙箱數度大幅提價,仍供不應求,瓦楞原紙價格一年之內暴漲七成。這種“緊俏”再度引發了人們對快遞包裝的熱議。

          網購踴躍,紙價飛漲。離“雙十一”還有一個月,不少賣家與電商平臺已經開始為包裝紙箱犯愁——快遞用瓦楞紙箱數度大幅提價,仍供不應求,瓦楞原紙價格一年之內暴漲七成。這種“緊俏”再度引發了人們對快遞包裝的熱議。

          作為電子商務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快遞業一直處于井噴狀態。最近十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增長了二十多倍,與此同時,新興的快遞包裝業也以每年近50%的增幅“瘋漲”——其中,瓦楞紙箱使用量占到快遞總業務量的50%左右。從這個角度看,瓦楞紙箱的供不應求與瓦楞紙價格暴漲不僅是快遞包裝業“瘋漲”的一個結果,也是快遞業與電子商務繁榮的一種表現。在這種意義上,快遞紙箱及其原材料的漲價并非壞事。

          也許正因如此,有些論者很“看好”快遞紙箱漲價,甚至期待它能夠“治愈”由來已久的快遞過度包裝。這未免過于一廂情愿了。包裝紙箱漲價會一定程度地拉高快遞商品的成本,從而形成一種市場壓力。面對壓力,商家的選擇無非兩種:一種是減少紙質包裝箱的使用量,尋找成本更低的替代品;一種是提高相關商品與服務的價格,將壓力轉嫁給消費者。如果壓力不足夠大,后者往往是商家與電商平臺的首選,而前者基本形不成真實的“倒逼”力量。更何況,隨著快遞紙箱及其原材料的漲價,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緊缺與漲價之后,市場供應通常會相應增加,價格也會有所回落,進而“化解”漲價形成的成本壓力。

          所以,要想真正“治愈”快遞過度包裝,進而消除或削弱由此帶來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問題,不能指望包裝材料及其制品的漲價,更不能指望快遞紙箱的漲價——即便它在快遞業務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實,近年來,人們對快遞過度包裝的“治療”方案已有系統而深入的探討,并達成了若干共識。比如,相關商家與電商平臺應盡量采用綠色環保的包裝材料,減少過度包裝、一次性包裝,實行或鼓勵包裝材料及其制成品的回收利用與重復使用;消費者應強化綠色消費觀念,摒棄對奢華包裝的偏好,盡量減少分裝和獨立包裝產品的“需求量”,并積極配合有關方面做好包裝材料的回收利用;政府部門應強化對產品包裝的監管與引導,及時把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壓力傳導給相關各方。包括阿里、京東、順豐在內的多家企業也在包裝紙箱回收利用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但到目前為止收效不大——快遞紙箱回收率不足20%。

          “治愈”過度包裝,不能指望快遞紙箱的漲價,也不能指望企業與消費者的“自覺”。當務之急在于,在鼓勵快遞包裝“自然進化”、消費者環保意識“自覺提升”的同時,必須集中在公共治理上發力。早在今年“兩會”期間,就有人建議加快包裝行業立法工作,盡快將快遞包裝列入《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強制回收目錄,在國家層面制訂并嚴格執行有關快遞包裝的強制性標準,進而倒逼快遞包裝技術創新與“綠化”。在環保風暴摧枯拉朽的當下,諸如此類的努力應成當務之急。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