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原材料一次一次地向上推漲。螺紋鋼一路攀升到4000元/噸,上半年煤炭利潤彪漲19倍,化工原料普遍上漲30%以上,包裝紙更是月月喊漲,原料藥、橡膠、有色通通開漲。
8月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份制造業PMI指數51.4,其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從50.4上升到57.9,出廠價格從49.1上升到52.7。按照知名財經學者葉檀的話說,這一次變革(漲價)是革命性的,將持續十年以上的時間。原材料漲得讓你懷疑人生,只是經濟轉型的第一次戰役。
一邊廂原材料行業越來越象壟斷行業,另一邊廂,發改委又在緊盯操縱漲價行為。因此,包小編有必要提醒大家,一旦有些原材料企業的漲價行為觸犯《價格法》和《反壟斷法》,很可能遭到發改委的重拳。
發改委重罰富陽紙業壟斷操縱價格行為始末
7月中,發改委宣布,對于2017年初對富陽紙企聯合漲價一事進行了調查,最終證據確鑿,認定富陽造紙協會聯合17家企業的壟斷操縱價格的行為成立。發改委作出的處罰是:17家企業被罰款七百多萬,富陽造紙協會被取締。
此次,被處罰的17家企業,其中鴻昊控股、新勝大控股和春勝控股是下轄十多家紙廠的集團企業,另外,處罰名單中的浙江三星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富陽康楠紙業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已經形成集團企業,同時經營多家紙廠。因此,從實際參與程度來看,整個富陽地區至少有60家造紙廠參與到這次聯合提價的行為。占到該地區企業數量的一半以上,產能的70%以上。
由此來看,這次價格操縱行為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也無怪乎被發改委重點處罰。
發改委為行業協會套上緊箍咒
近期,發改委的目光不僅僅是盯住企業這個經營主體,還把焦點投向了行業協會。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行業協會價格行為指南》,以防止出現價格恐慌性追漲。
《指南》指出,過去的《價格法》《反壟斷法》對行業協會未對行業協會組織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具體表現形式作出規定,容易導致行業協會觸犯價格、反壟斷法律法規的情況常發、多發,損害了市場競爭秩序。《指南》的發布,為行業協會提供了具體的、可操作的價格行為法律引導。
雖然發改委充分肯定了協會的作用,明確認定了協會參與或主導八類活動的合法性,但是,卻對行業協會引導、控制行業整體價格,組織限產保價,強迫會員接受服務、亂收費等行為進行了明確地約束。此外,《指南》特別針對行業協會在組織協調會員在價格上采取一致行動的行為進行了嚴厲警告。
《指南》還明確規定,若行業協會違反價格、反壟斷法律法規,將被列入失信黑名單,并受有關部門的聯合懲戒,行業協會可能寸步難行。
以下行為有可能被發改委嚴打
近段時間來,鋼鐵、有色、煤炭、化工、原紙等各類原材料重現瘋漲態勢,惡性通脹有抬頭之勢,這勢必會引發國家發改委的重視。
另一方面,為了應對非常頭痛的中美貿易談判,發改委也在大力強化產品的高層定價機制,并表示中國市場定價率達到97%。因此,在這個十分敏感的時期,如果經營者有違背市場定價原則的違規行為,很可能被重罰。
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企業若發生以下8種不當行為,將有可能被處罰:
1.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3.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
4.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利用價格手段詐騙,屬價格欺詐行為。
5.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價格歧視是指經營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使同等交易條件的接受者在價格上處于不平等地位。
6.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變相漲價和變相降價都是損害國家和消費者利益的行為。變相漲價一般在供不應求時發生較多,如: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缺斤短兩;變相降價一般發生在供過于求的情況下,如:收購商品,壓級壓秤;出售商品降低等級等。
7.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秲r格法》中所稱的暴利,是指通過不正當的價格手段在短時間內獲得的巨額利潤。暴利行為既嚴重背離價值,也不反映供求關系,破壞了市場經濟等價交換、公平競爭的基本法則,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8.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