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8點,浙江省富陽市春江街道臨江村華共區塊整村搬遷簽約工作正式全面啟動。簽約現場搭起休息大棚,267戶搬遷戶按區塊劃分為九個小組。
隨著工作人員的叫號,村民們有序進入簽約辦公室簽約。8點35分,現場完成100戶簽約;12點,已經有200戶村民完成簽約。進展十分順利,刷新了富陽搬遷工作的許多記錄。
因富陽擁江發展的需要,村名積極簽搬遷協議
69歲的周關支,華共自然村人。8月6日上午,他非常滿意地在搬遷協議上簽名,拿到簽約獎勵現金一萬元。
周關支說多年的心愿終于達成,“26年前,我花了十萬元造了三層半樓房,當時算是‘豪宅’。后來造紙廠越來越多,環境變差。我們能搬到環境好一點地方生活,絕對支持。”
從進門到簽下合約,華共村民沈永會用了不到兩分鐘。“前期上門的就有四五撥人,所有的政策、每戶評估價都公開能看到,心里還是比較有底的。”
沈永會的另一個身份是富陽區人大代表,于公于私都要支持搬遷,因為這是富陽擁江發展的需要,是江南區塊發展的需要,也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環境的需要。
21天完成了所有共267戶搬遷戶調查、初評、復評等工作
華共區塊整體搬遷是富陽擁江發展的現實需要。為了推動搬遷工作,春江街道派出了九個搬遷工作小組,再由每組搬遷戶推選2名村民作為監督管理員,全程協助監督搬遷工作。
自7月13日正式入戶談判起,直至8月2日公示。21天時間里完成了所有267戶搬遷戶調查、初評、復評等工作,這一速度也刷新了富陽搬遷工作新紀錄。
富春江是富陽的“母親河”,富春江變成城市的內河慢慢變成現實
富春江是富陽的“母親河”,是富陽城市發展最重要的軸帶。為此,富陽把富春江作為城市發展的靈魂,加快與杭州融入對接、實施擁江發展戰略,深入謀劃好立體化的城市空間形象、產業方向、文化特質,打造“一江帶城、南北呼應、山水相依、產城融合、田園風光、現代氣派”的城市。
在富陽區第一次黨代會上,“三看四態促轉型”成為共識。城市發展向南看,加快江南區塊整體轉型,打造江南新城,把富春江變成城市的內河,正在從一個熱門話題慢慢變成現實。
按照“一年破題、三年變樣、五年基本轉型、十年初具雛形、二十年基本建成”總體思路,啟動面積40余平方公里的江南板塊整體轉型工作,努力實現江南板塊華麗轉身,為富陽建設一個“好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