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印刷圈出大事了!涌現出了諸多的“全球第一”,究竟怎么回事?這些第一與印刷包裝行業有著怎樣的聯系?又為企業生產與運營帶來了哪些啟示呢?讓我們一起去看個究竟吧!
全球第一款會兩次變色的啤酒包裝
Molson Coors公司旗下的淡啤酒Coors Light推出了一個根據溫度和光線變色的包裝。在最適宜飲用的溫度下,罐裝上的藍色會顯示出來;當消費者把瓶子放在太陽下,包裝上的黃色、橘色和紅色會出現,被稱為“世界上第一款能被陽光激活的啤酒”。這種包裝采用了有溫感和光感技術的墨水。被UV激活的橙色和黃色墨水的出現并非代表啤酒太暖了。Coors淡啤的營銷經理Garrick Frittelli的說法是溫度越低,顏色越鮮艷。
這個技術的實現得益于美國一家叫做Chromatic Technologies,Inc (以下簡稱 CTI)的公司。它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變色墨水制造商,能在包材上讓墨水根據溫度或光線而變化顏色。CTI大約在2001年就開始尋求和Molson Coors 合作。直到 2009 年,Molson Coors 才正式大規模采用變色包裝,這個包裝給Coors淡啤酒帶來了很大的關注。當年雖然整個大眾啤酒行業銷售持平,但Coors淡啤的銷售額增加了 3%。
點評:包裝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看的包裝的確可以吸引到更多消費者,但是現在很多產品的包裝都很精美,那么不妨考慮使用一些新奇的包裝,相信獨特的包裝能夠幫助廠商得到更多客戶的青睞。包裝生產商應不斷創新,研發出新的技術,幫助客戶生產出更多有亮點的包裝。
全球第一座3D打印步行橋
近日,世界上第一座使用改性塑料進行機器人3D打印的步行橋亮相上海同濟大學。這是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舉辦的“上海數字未來”系列活動中的一件展覽品。橋梁用機器人3D打印實現定制單元的批量化生產,通過定制3D打印模塊砌筑的方式完成兩件3D打印橋梁,來驗證3D打印建筑產品的結構穩定性與可靠性。
3D打印橋梁的實施意味著大尺度3D打印技術不僅可以用于造型,還可以用于結構構件的實施,尤其是與結構優化設計相結合的情況下,可以高效地完成結構構件打印。這無疑是3D打印在建筑領域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點評:近年來,借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東風,3D打印步入快速發展期。如今,3D打印被人們看好,在建筑、醫療、軍事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一些印刷企業也開始涉足3D打印領域,并且為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效益,所以印刷企業在考慮創新、轉型的時候,不妨考慮一下3D打印。
全球第一家共享書店
安徽新華發行集團基于對用戶需求的分析和把握,經過半年的調研和籌備,成立了全球第一家共享書店。共享書店依托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旗下三孝口書店原有圖書資源,實現閱讀服務的轉型升級,通過運營模式的顛覆式變革,幫助讀者消除閱讀成本、降低閱讀門檻、提高閱讀頻次,同時也將書店的所有圖書充分利用和高效運轉起來。通過共享書店的運作方式,能夠實現人與人之間、書店與讀者之間、出版與發行之間的信息共享,用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的推進全民閱讀。
全球首家共享書店啟動之后,不僅將書店內所有圖書免費向市民敞開借閱,讓更多的人更容易更便捷的獲取到想要閱讀的圖書,同時,讀書還能帶來收益,大家熟知的“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也將成為現實。為了鼓勵人們熱愛閱讀、傳播閱讀,共享書店推出“閱讀獎學金”制度,用戶每次借閱后,只要按期歸還,就會有一筆“閱讀獎學金”直接獎勵到用戶的智慧書房賬戶上,在給用戶帶來自我提升的同時,還能帶來經濟上的收益。
點評:共享經濟火熱,印刷行業也應抓住這一機遇,圖書就是適合應用共享經濟的印刷品。如今,紙質書正在回暖,閱讀紙質書的人在不斷增加,希望共享書店可以幫助紙質書帶來更多的讀者。印刷設備商、制造商如果能夠合理借助共享經濟的東風,應該能為企業帶來更好的發展。
機遇無處不在,印刷包裝行業要善于發現、勇于嘗試,也許下一個創造“全球第一”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