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紙價不斷攀升,持續時間之長,漲價函之密集,價格上漲之迅猛,著實讓印刷包裝企業嘆為觀止,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紙價何時回落的疑問。
人們普遍將紙價上漲的原因歸結于造紙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以及運輸成本等相關因素的驅動,可如今廢紙這一關鍵材料的回收價格已經出現下調,但市場上卻為何連一點紙價企穩或下調的趨勢都未顯現呢?造紙企業為何如此齊心的在某一時間段頻繁發布漲價函?這其中就真的沒有其它問題嗎?
發改委出手
造紙業竟出現價格壟斷行為
一條《17家造紙企業實施價格壟斷被處罰778萬元》的新聞引起了小編的注意,文章顯示“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浙江省物價局對杭州市富陽區造紙協會組織17家造紙企業達成并實施卷筒白板紙價格壟斷協議一案作出處理決定,對富陽區造紙協會依法撤銷登記,對17家企業罰款778萬元,嚴肅制止違法漲價,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價格壟斷?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源源不斷的漲價“催命符”中有多少是因為價格壟斷原因發出的呢?
價格壟斷知多少
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價格壟斷是壟斷廠商憑借自身的壟斷地位(即在一個行業內,某些企業所占份額很大,既可決定產量又可操縱產品價格),為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制定壟斷高價或壟斷低價的行為。通過壟斷價格行為,壟斷者或壟斷部門可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萬萬沒想到
行業協會竟是幕后組織者
經調查顯示,2016年10月28日,富陽區造紙協會組織浙江鴻昊、浙江新勝大、浙江春勝、浙江三星紙業等17家造紙企業召開行業會議,共同協商上調卷筒白板紙價格,并達成協議。
協議內容如下:1、對本次價格調整,企業應自覺執行到位;2、調價分階段執行,首次每噸上調200元,特殊情況允許50元以內浮動;3、本次調價系卷筒價格;4、企業間相互監督,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協會秘書處,秘書處將按“自律規則”進行檢查和處理。
短短2個月
累計上漲幅度竟達23%之多
經核實,各涉案企業均實施了關于上調卷筒白板紙價格的壟斷協議。
2016年1月至10月
涉案企業的卷筒白板紙價格維持穩定,月度均價為每噸2470元;
2016年11月
涉案企業均按照壟斷協議上調了銷售價格,上調金額分別為每噸70元至270元左右,月度均價為每噸2640元;
2016年12月
涉案企業繼續上調銷售價格,月度均價為每噸3049元,比達成協議前每噸累計上漲579元,累計上漲幅度約為23%。
《反壟斷法》
涉案企業與協會違反規定
富陽區造紙協會組織本行業經營者達成統一上調卷筒白板紙價格的壟斷協議,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六條的規定。17家涉案企業作為生產銷售卷筒白板紙的獨立市場主體,屬于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在行業協會的組織下召開會議,達成并實施上調卷筒白板紙價格的壟斷協議,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三條第一項的規定。
富陽區造紙協會和涉案企業的上述行為排除、限制了卷筒白板紙市場的競爭,違法推動了卷筒白板紙價格上漲,增加了印刷、包裝等下游企業負擔,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778萬元罰款
重拳出擊 保護合法權益
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對達成壟斷協議發揮組織作用、且在2010年就因組織企業串通價格受到過行政處罰的富陽區造紙協會,依法從重處罰,由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依法撤銷登記;
對參與達成壟斷協議的17家涉案企業,責令其依法行使自主定價權,考慮到實施壟斷行為的時間為2個月左右,且能夠配合調查,積極整改,分別處以上年度卷筒白板紙銷售額1%的罰款,合計罰款778萬元。
他們的這些做法
存在著怎樣的危害?
價格是市場資源配置的信號,價格壟斷的行為對市場造成了直接性的傷害。價格與市場供求、市場競爭相互依存、互相作用,并在其影響下自動調節生產,調節流通,并實現對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價格壟斷行為的存在危害了正常的市場秩序,違反了市場原則和價格法規,扼殺了市場競爭,使得市場經濟失去活力。
競爭企業是在價格等于邊際成本處進行生產,而壟斷企業則在價格高于邊際成本的地方進行生產。壟斷產量會低于競爭產量,而壟斷價格會高于競爭價格。造紙市場價格壟斷行為使其下游印刷包裝企業面臨損失,增加下游企業生產成本。近年來,印刷包裝企業利潤持續走低,而這壟斷漲價的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壓垮企業的關鍵因素,讓不少中小企業面臨倒閉風險。
小編有話說:
富陽區造紙協會組織17家造紙企業達成并實施卷筒白板紙價格壟斷的做法傷害了廣大印刷包裝企業的切身利益,也對市場競爭與良好發展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除了這一事件外,此類違規事件是否在其他行業、其他地區也同樣存在呢?為了維護好健康的市場競爭秩序,需要政府部門充分發揮其對價格壟斷的干預作用,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監督,最大限度地防止或減少價格違法行為的發生,切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著力優化營商環境,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