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工信部、商務部印發《關于加快我國包裝產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既是包裝產業的戰略部署,也是包裝行業的行動指南。旨在進一步提升我國包裝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鞏固世界包裝大國地位,推動包裝強國建設進程。近日,工信部對《意見》進行了詳細解讀。
一
三大意義
一是《意見》從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方面明確了轉型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技術路徑,奠定和提升了包裝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
二是《意見》首次明確將包裝產業定位為“服務型制造業”,確立了包裝產業在中國制造體系中的定位,解決了長期以來產業屬性模糊以及因定位不準導致的方向不明等問題。
三是《意見》將“推動生產方式轉變、供給結構優化、過剩產能化解和增長動力培育”作為包裝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形成了核心競爭力建設的頂層系統設計。
二
《意見》轉型升級路徑的“一二三四”
一條主線
按照服務型制造業的產業定位,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以有效解決制約包裝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關鍵技術與應用瓶頸為重點,全面推動產業的轉型發展與提質增效。
兩個目標
一是圍繞綠色包裝、安全包裝、智能包裝、標準包裝,構建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二是圍繞清潔生產和綠色發展,形成覆蓋包裝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生產體系。
三個轉變
推動包裝產業由被動適應向主動服務轉變,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傳統生產向綠色生產轉變。
四個提升
一是產業的標準化和綠色發展水平,二是產業的智能制造水平,三是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四是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一二三四”的總體思路和戰略思維,具有很強的系統性、目標性和引領性,從根本上確立了產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思想和主體目標,清晰給出了轉型升級的明確方向和立足重點,解決了為什么要轉型、向哪里轉型的問題。
三
七大任務
任務一
實施“三品”戰略,集聚產業發展優勢。針對的是我國包裝產業存在的主導產品優勢不明顯、產品整體品質亟待快速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不強等問題,旨在解決好如何適應多樣需求、強化品質保障、培育國際品牌三大核心問題。
任務二
加強技術創新,增強核心競爭能力。針對的是行業重大科技創新投入嚴重不足,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欠缺,高新技術難以實現重大突破,先進裝備和關鍵技術進口依賴性強等關鍵問題。旨在通過構建創新體系、突破關鍵技術、強化示范應用,切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任務三
推動兩化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針對的是制造過程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亟待提高,基于互聯網技術促進產業變革和企業創新的能力不強等問題,旨在通過構建包裝電子商務、工業云和大數據等平臺,推廣集協同制造、虛擬制造及網絡化制造等為一體的先進制造模式,大力發展新型生產服務模式和智能工廠、智能裝備與智能產品。
任務四
加強標準建設,推動國際對標管理。針對的是標準體系不完整、標準互相矛盾、標準水平滯后、可操作性不強等突出問題,旨在完善包裝標準體系和標準推廣應用機制,以包裝標準化帶動物流供應鏈的標準化,提高國際標準的采標率和轉化率。
任務五
優化產業結構,形成協調發展格局。針對的是產業區域發展不協調,中小微企業的成長支持體系不健全,低檔次、同質化產品生產企業重復建設現象突出,產能嚴重過剩等問題,旨在通過引導產能轉移、集群發展和海外布局等方式,優化市場配置,調整產業格局。
任務六
培育新型業態,拓展產業發展空間。針對的是上下游產業之間、產業鏈之間合作發展意識不強,跨界融合能力較弱,軍民融合發展基礎薄弱等問題,旨在拓展產業領域,延伸產業鏈條,增強跨界融合能力和協同發展水
任務七
開展綠色生產,構建循環發展體系。針對的是產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生產模式較為普遍,綠色化生產方式與體系尚未有效形成,環境友好程度不高等問題,旨在通過倡行綠色理念、發展綠色材料、推廣綠色技術、強化綠色評價,全力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的新型產業格局,實現包裝產業的綠色轉型。
四
包裝企業:通過“三個對接”認清趨勢、找準定位、有所作為
1. 對接三大發展方向
明確將綠色包裝、安全包裝、智能包裝和標準包裝,作為包裝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不僅是“十二五”中“加快發展先進包裝裝備、包裝新材料和高端包裝制品”定位的全面升級,更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動產業全球對接、回應民生共同期待的一種戰略選擇。
2. 對接五大發展領域
圍繞包裝材料、包裝制品、包裝裝備三大類產品和紙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玻璃包裝、竹木包裝五大子行業,從產品升級、技術創新、重點突破、品牌培育等幾個關鍵點上分別確定了發展線路圖。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對接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
3. 對接六大發展工程
在“十三五”期間,全面實施“包裝材料綠色化工程”、“食品藥品包裝安全化工程”、“包裝制品高端化工程”、“包裝印刷數字化工程”、“包裝產業信息化工程”和“包裝裝備智能化工程”,并著重要求推動先進技術和重大成果的應用示范。
包裝企業要做六大工程的參與者、力行者和推動者,在工程實施過程中主動作為、創新爭先、引領示范。
五
把握“兩個重點”助力包裝企業適應電商模式形成新的發展空間
一是要大力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數據驅動、網絡化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眾包設計、云制造等包裝生產服務模式,推動形成基于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產業經營方式。
二是要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重構與用戶、市場之間的關系,對接上下游產業與終端需求,實現由傳統包裝制造商向包裝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型。
六
包裝產業綠色轉型
一是推進以“節能減排,環境友好”為核心的綠色包裝制度與法規建設,制定《包裝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包裝企業清潔生產水平的系統評價,推行包裝綠色評估和綠色認證制度。
二是加大對取得綠色包裝認證的企業、創新型企業以及低成本、低能耗、近零排污包裝工藝與設備研發的政策扶持力度,強化對核心技術的支持和品牌產品的推廣,提高包裝循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