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大力推動供給側改革、去庫存、去產能等政策的推動下,造紙業率先進入調整期,經過多年整合,行業在產品價格、淘汰產能及公司業績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屬極少數能夠解決產能問題的行業。
在造紙業去產能的過程中,A股中的多家造紙業上市公司業績得以改善,4月10日,山東兩家紙企巨頭晨鳴紙業和博匯紙業同時發布公告,兩家企業業績喜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
晨鳴紙業披露一季報預報稱,公司預計2017年1月份至3月份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8億元至7.2億元,同比增長70%至80%。對于業績的高速增長,公司解釋稱:“受供給側改革等有利影響,公司主要產品文化紙、銅版紙、白卡紙等紙種價格持續提高”,同時,公司還表示:“通過產能優化升級,同時受益于一月份湛江晨鳴60萬噸液體包裝紙項目轉資后,公司產銷量及產品毛利率同比增加,盈利能力提高。”
另一家紙企博匯紙業披露一季報,公司報告期內營收20.41億,凈利潤1.97億,分別增長32%、1768%。博匯紙業稱,受益于國家環保整治及供給側改革等因素的影響,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有所上漲,預計公司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累計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加。單季度凈利潤1.97億,也是近幾年博匯紙業最好的經營業績。
從上表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晨鳴、博匯兩家企業的經營業績較往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博匯紙業,單季度的盈利已經接近了去年全年的水平,是2015年的五倍。而晨鳴紙業的業績也有明顯提升,與2014年5.05億元的全年凈利潤相比,晨鳴紙業2017年前三個月的凈利潤收入預計增加約2億元左右。與2015年上半年2.76億元的凈利潤相比,公司2017年前三個月的凈利潤預計是其三倍。
受益于2016年中國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造紙行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環保整治、淘汰過剩產能以及市場需求增長等因素影響,推動造紙行業漲價提速。尤其下半年,受木漿、廢紙、物流、煤炭等成本推動影響,國內造紙企業迎來漲價潮,行業復蘇跡象明顯,高景氣度將得到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