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雙膠紙漲破7000,教材價格還hold住嗎?

        發布日期:2017-04-11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瀏覽次數:1396
        核心提示:自2016年第4季度以來,紙價從一月一漲發展到一周一漲,近30%的漲幅讓出版人直呼“用不起”。今年3月,瓦楞紙價格一度下降,讓業界似乎看到了拐點。但進入4月,上漲趨勢死灰復燃,雙膠紙每噸價格直破7000元大關!年初各出版社的紙張招標紛紛作廢,紙廠調價函紛至沓來,紙價的頻繁波動讓出版人操碎了心。

          自2016年第4季度以來,紙價從一月一漲發展到一周一漲,近30%的漲幅讓出版人直呼“用不起”。今年3月,瓦楞紙價格一度下降,讓業界似乎看到了拐點。但進入4月,上漲趨勢死灰復燃,雙膠紙每噸價格直破7000元大關!年初各出版社的紙張招標紛紛作廢,紙廠調價函紛至沓來,紙價的頻繁波動讓出版人操碎了心。

        本報今年2月推出《漲漲漲!紙價坐上直升機,書價呢?》一文后,引發業界強烈反響,紛紛來電或微信留言,表達對紙價的高度關注。隨著5月初教材預印在即,紙價的上漲削減了教材出版商的收益。一般書出版方面,漲價則成為關注重點。

        此輪如此劇烈和迅猛的

        紙價上漲何時休?

        拐點什么時候到來?

        將給出版界帶來什么沖擊?

        出版界又將如何應對?

          紙價波動劇烈 預期年中回落

          紙價上漲10年一周期,此輪上漲來勢更猛幅度更大,各類紙品漲幅均已超過25%,且出現波動行情,讓出版機構無所適從。業界分析認為,此輪上漲由原材料價格、運輸價格、美廢及進口紙漿價格上漲和環保去產能、匯率變動等多重因素推動。紙張價格可能在年中回落,但不會重復以前跌破漲價前價格的情況。

          瓦楞紙在2016年第4季度的暴漲引發各類紙品價格上漲,包括出版物印刷主要使用的雙膠紙和銅版紙,漲價熱潮一直延續到2017年2月。此外,紙張交易條件也更加苛刻,“有些紙廠要求一個月內必須付款,還有附加條款,在供紙過程中紙價漲跌幅超過3%或5%的話,價格另議”,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副總裁黎洪波向記者透露。此輪漲價潮來勢之猛,在出版業引發不小恐慌,讓不少出版單位覺得在“割肉”。

          而進入3月,作為造紙重要原料的國內廢紙價格大幅下滑——3月20日,中國再生資源廢紙價格指數是1457元/噸,一周內下降112元/噸。瓦楞紙價格順勢經歷了一輪斷崖式行情,每噸價格累計下降1500多元。而與此同時,作為重要原料的進口廢紙價格也在平穩下降,讓業界似乎看到了紙價行情的拐點。

          好景不長,3月底,漲價潮“死灰復燃”,幅度在每噸300元以上。根據中紙在線的數據,圖書出版使用量最大的雙膠紙甚至沖到了7000元一噸,其背后是多家紙廠聯合限產保價。此外,木漿價格居高不下,膠乳等化工原料價格持續攀升,新一輪的環保風暴也為本輪漲價添柴加火。

          價格過山車式的波動讓業界看不懂,何時能迎來拐點?大家都在觀望和期待。

          業內人士認為,紙張的波動有其周期性。在3月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規劃發展司聯合其他部門舉辦的紙張價格調研工作座談會上,北京出版集團經營管理中心副主任馬寶玲回憶道,紙價幾乎是10年一個輪回,1995年、2006年、2017年分別經歷了3次過山車式的價格波動。從前兩次的漲價看,報復性的漲價帶來的是兩敗俱傷,紙張價格并沒有在高位站穩而是迅速回落,甚至是跌破原位。

          但此次的紙張漲價潮,很多業內人士認為與前兩次不同,價格會回落但不會跌破漲價前的水平。紙價上漲的背景是各種大宗原材料和生活用品價格的上漲。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總經理彭玻表示,理性地看,這次漲價是造紙廠多年來被“壓制”以后的價格反彈。但很多業界人士認為最近的紙價上漲不正常,將在一段時間后回落。

          中國出版協會出版材料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金盾出版社印務出版中心主任陸進福認為,最近的漲價函是否都能落實值得質疑,3月4月是出版淡季,很多出版社都有存紙,沒有大批量使用,“現在很多經銷商也不怎么進紙張了,能不買盡量不買。很多行業人士認為,5月6月價格會下行。因為圖書市場對紙張的需求沒有增加,并沒有大幅上行的預期。”

          教材成本收入倒掛 漲價壓力大

          本輪的紙價上漲,中小學教材教輔出版商和發行商最為受傷。因為中小學教材、目錄教輔價格和國家免費教材采購費用由國家政策限定,很難進行調整。

          紙價的上漲,中小學教材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其特點在于“政府決定價格,市場決定成本”。按照《義務教育法》《中小學教材價格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材價格管理等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有關法律法規,教科書由國務院價格行政部門會同出版行政部門按照微利原則確定基準價,對印張價格有詳細規定。

          據相關出版單位測算,截至2月15日,教材用膠版紙每噸6100元,上漲20%以上,高克銅版紙每噸6300元,上漲26%以上。紙張成本在教材生產成本中高達52.5%~57%。由于紙張價格上漲幅度超過25%,導致中小學教材成本上漲幅度達到15%以上。若以目前的價格計算,教材成本漲幅更會超過20%。

          可不可以提高定價?理論上是可行的。

          2015年發布的《關于下放教材及部分服務價格定價權限有關問題的通知》將中小學教材定價下放到省級價格主管部門管理,大部分出版集團已經開始與本地發改委、新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協商提高教材定價。

          但目前尷尬的是,如果財政補貼不調整,即使提價也提高不了教材出版單位收入,尤其是國家課程免費教科書部分。大部分省份的國家課程免費教科書教材由中央財政按照人頭撥付,地方課程教材由地方財政承擔。2008年,中央財政對國家課程免費教科書的補助標準提高到農村小學每生每年90元、農村初中每生每年180元,該標準沿用至今??紤]人工、物料等各種成本的上漲,該數字已經很難覆蓋教材總成本。有業內人士表示,部分省市教材成本與定價已經倒掛。

          彭玻感嘆道,湖南新華僅人力成本就從2003年到2016年增加了3倍多。中小學教材在2001年、2003年和2006年連續三次降價,但運輸成本、人工工資和原材料成本十幾年漲幅不小,出版人本著為教育服務、為社會擔當,更多的是把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視為政治任務來完成。對于上市出版企業甚至已經出現這樣一種狀況,教材總定價多年高于財政撥款,每年在這部分都有應收賬款,在會計原則下甚至被懷疑做假賬。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強感嘆道,如“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

          除了成本與價格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按時供應紙張,解決燃眉之急。據陸進福透露,去年末今年初完成紙張招標的出版單位,其合作紙廠、經銷商出現招標違約的相當多,“有時候紙廠拒絕供紙,也不說協議不執行,只是說沒有紙”。有出版人感嘆,2016年部分教材品種從供型到供貨的周期已經不足2周,在紙張順利供應的前提下供書也已經異常艱難。這已經影響了教材作為一項政治任務的執行。

          為此,一些出版人提出以下一些建議:

          一是教育和財政部門提高中央財政對免費教科書的預算標準。如廣西出版集團呼吁,建議國家價格管理部門對教材、同步教輔定價進行調整,教材提價8%~10%,同步教輔提價5%;財政部門調整教材教輔財政預算,并按時足額撥付。

          二是建立價格聯動機制。根據教材實際供應情況,以及紙張、印刷、物價等成本上漲的情況,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對補助標準與原材料成本掛鉤,根據原材料成本的漲跌每年作相應的調整。就像煤電聯動一樣,煤炭上漲,電價相對上漲一點。紙價成本上漲多少,每年的財政調整多少。

          三是將新聞紙等作為戰略物資進行儲備。新聞紙、圖書用紙像糧食、石油等能源一樣,屬于特殊的戰略物資,有其政治性。建議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將新聞紙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儲備庫存,并納入國家集中管理,建立應急機制。市場穩定時由市場自由定價,當市場出現劇烈變化時臨時采用指令性價格,防止出現無序競爭。

          四是建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協同發改委等部門對紙張供應商開展是否進行價格壟斷的相關調查。

          五是建議總局以專項資金對漲價形成的成本進行相應補貼。

          六是完善教材回收機制。李強表示,新華書店系統在教材回收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并且教材已經天然地做好了分類。國內廢紙的循環使用比例不是很高,分類標準也不細致,可以在教材上進行適當嘗試。

          一般書醞釀上漲 出版社反應大不同

          對于以出版一般圖書為主的出版社來說,則是另一番表情,圖書漲價似乎是他們更關注的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認為,在此次紙價上漲和網店打折兩股力量的雙重助推下,會帶動書價大幅上漲,對于中國出版業來說將是一次大的震蕩,“成本率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原來成本率在17%~18%,現在漲到25%,怎么辦?只有漲價。”但他同時認為,漲價沒有那么可怕,在各種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動下,讀者對好書的認可程度和辨識度越來越高,已經不是劣質書廉價書“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讀者對圖書價格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但對于以主題出版物為主的人民出版社來說,紙價的上漲就比較頭疼了。人民出版社常務副社長任超表示,應對紙價上漲只能對圖書進行價格調整,但主題出版作為公益性出版行為,定價不能夠大動,只能微調,如剛面世的《全面從嚴治黨面對面》,單本價格僅漲了一元錢。

          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黨委委員、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長何成梁也有同樣的煩惱。出版單位作為用紙的最后一道環節,單方面提高定價不能完全消化提高的成本,出版單位還是需要通過營銷手段,擴大圖書發行量,平攤圖書的單位成本。一些特殊的,或者比較小眾的、學術含量較高的圖書可能會采取此種方式。

          以市場化暢銷書為主打品種的果麥文化顯得較“淡定”,其總裁瞿洪斌表示,“對于漲價不是很驚慌,因為沒有解決方法,所以不需要解決方法”。他解釋道,“圖書的定價權在大部分產品經理手里,有一個定價計算公式,印制成本要控制在18%以內,紙張成本漲上去定價自然會上調,不用專門為此頒布一個規定。我們的定價標準比行業平均定價標準高15%以上,因為定價過低并不是好事,過低利潤薄,沒法保證良好的運營,不能拿到好的稿子,形成惡性循環”。在他看來,漲價是不可扭轉的過程,國內讀者能夠接受的價位還有上調空間,出版者可以去尋找自己的利潤空間。

          主打市場化教輔產品的民營圖書策劃企業經綸傳媒不僅表示“沒有壓力”,甚至對市場預期持積極態度。其總裁李朝東表示,“紙張價格上漲,圖書調價是個好事。經綸傳媒的圖書價格已經上調15%左右,提價之后營收情況比原來還稍好一點”,“一是書價上漲也會改變我們的利潤空間;二是書價上漲的過程,也是供應商優勝劣汰的過程,經濟實力弱的,市場信譽度積累不夠的,產品質量差的,就在這一輪的風險中淘汰出局;三是我們也會調整產能,下調發貨量,是從粗放經營到精致經營的過程”。

          從記者調研來看,一些圖書出版單位還不是特別焦慮,第一是因為可自主提高價格,很多出版社已經開始調整;第二,大部分出版社還囤有一定量的紙張,短期內仍有回旋余地,可等待紙張價格的回落;第三,大部分原材料、生活用品價格都在上漲,圖書價格的調整在情理之中;第四,今年出版的圖書明年回款,暫時壓力還沒有那么大。如果出現對業績指標的擔心,至少是在下半年及以后。

          大部分出版機構認為此輪紙價上漲必將帶動圖書價格上漲,但紙價肯定會適度回落,按照以往的經驗,書價只會看漲,并不會回落。業內人士認為,書業雖然競爭激烈,但仍然是賣方市場。圖書與普通商品不同,品類雖然繁多,但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競爭性和替代性,不同的出版物之間也不會有價格傾軋的行為。只要紙價還會回歸理性,對于出版商尤其是一般圖書出版商來說,其上漲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